道路縱橫斷面測量要點
一、縱斷面圖的測繪
1. 水準點的布設(基平測量)
(1) 一般在道路沿線每隔1~2km設置一永久性水準點,,作為全線高程的主要控制點,中間每隔300~500m設置一臨時性水準點,,作為縱斷面水準測量分別附合和施工時引測高程的依據(jù)。
(2) 水準點應布設在便于引點,,便于長期保存,,且在施工范圍以外的穩(wěn)定建(構(gòu))筑物上。
(3) 水準點的高程可用附和(或閉合)水準路線自高一級水準點,,按四等水準測量的精度和要求進行引測,。
2. 縱斷面水準測量
(1)(中平測量 )
縱斷面測量通常以相鄰兩水準點為一測段,從一個水準點出發(fā),,逐點測量各中樁的高程,,再附和到另一水準點上,進行校核,。
實際測量中,,可采用中間點法。由于轉(zhuǎn)點起傳遞高程的作用,,故轉(zhuǎn)點上讀數(shù)應讀至毫米,中間點讀數(shù)只是為了計算本點的高程,,讀數(shù)至厘米即可,。
圖形:水準儀中平測量
選自.投標書代寫網(wǎng) yipai178.com
高差閉合差的限差為:
具體步驟見下:如圖所示,水準儀置于1站,,后視水準點BMl,,前視轉(zhuǎn)點TP1,將觀測結(jié)果分別記入表中“后視”和“前視”欄內(nèi),;
然后觀測BM1且與TP1間的各個中樁,,將后視點BM1上的水準尺依次立于0+000,+050,,…,,+120等各中樁地面上,將讀數(shù)分別記入表中視欄內(nèi),。
儀器搬至2站,,后視轉(zhuǎn)點TP1,前視轉(zhuǎn)點TP2,,然后觀測豎立于各中樁地面點上的水準標尺,。
用同法繼續(xù)向前觀測,直至附合到水準點BM2,,完成一測段的觀測工作,。
(2)全站儀法
先在BM1上測定各轉(zhuǎn)點TP1,、TP2的高程,再在TP1,、TP2上測定各樁點的高程,。其原理即為三角高程測量原理。
3. 縱斷面圖的繪制
一般繪制在毫米方格紙上,,橫坐標表示道路的里程,,縱坐標則表示高程。
里程比例尺有1︰5000,、1︰2000和1︰1000幾種,,一般高程比例尺比里程比例尺大10或20倍。
縱斷面圖分為上下兩部分,。圖的上半部繪制原有地面線和道路設計線,。下半部分則填寫有關(guān)測量及道路設計的數(shù)據(jù)。
道路縱斷面圖繪制步驟如下:
(1) 打格制表
(2) 填寫數(shù)據(jù)
(3) 繪地面線
(4) 標注設計坡度線
(5) 計算路面設計高程
(6) 繪制道路設計線
(7) 計算管線埋深
(8) 在圖上注記有關(guān)資料
二,、橫斷面圖的測量
在中線各整樁和加樁處,,垂直于中線的方向,測出兩側(cè)地形變化點至道路中線的距離和高差,,依此繪制的斷面圖,,稱為橫斷面圖。橫斷面反映的是垂直于道路中線方向的地面起伏情況,,它是計算土石方和施工時確定開挖邊界等的依據(jù),。
距離和高差的測量方法可用:標桿皮尺法,水準儀皮尺法,,經(jīng)緯儀視距法等,。
方法——先確定橫斷面方向,再測定變坡點間的平距及高差
橫斷面圖一般繪制在毫米方格紙上,。為了方便計算面積,,橫斷面圖的距離和高差采用相同比例尺,通常為1︰100或1︰200,。
(一)測設橫斷面方向
1,、直線段——一般采用普通方向架測定。
2,、圓曲線段——采用求心方向架,。
(一)測設橫斷面方向
(二)測定橫斷面上點位
1.水準儀皮尺法:——水準儀測高差、皮尺丈量平距,。
適用于:地形簡單地區(qū),,精度高。
2.標桿皮尺法:適用于山區(qū)低等級公路。精度低,。
3,、經(jīng)緯儀視距法
將經(jīng)緯儀安置在中樁上,照準橫斷面方向,,量取儀器橫軸至中樁地面的高度作為儀器高,,用視距測量的方法測量出地形特征點與中樁的平距和高差。
該法適用于地形困難,、山坡陡峻路線的橫斷面測量,。
4、全站儀法
全站儀法的操作方法與經(jīng)緯儀視距法相同,,其區(qū)別在于使用光電測距的方法測量出地形特征點與中樁的平距和高差,。
該法適用于任何地形條件。
(三)橫斷面圖的繪制,。
一般采用1:100或1:200的比例尺繪制繪制橫斷面圖,。
根據(jù)橫斷面測量得到的各點間的平距和高差,在毫米方格紙上繪出各中樁的橫斷面圖,。
如圖中的細實線所示,,繪制時,先標定中樁位置,,由中樁開始,,逐一將特征點畫在圖上,再直接連接相鄰點,,即繪出橫斷面的地面線,。
橫斷面圖畫好后,經(jīng)路基設計,,先在透明紙上按與橫斷面圖相同的比例尺分別繪出路塹、路堤和半填半挖的路基設計線,,稱為標準斷面圖,,
然后按縱斷面圖上該中樁的設計高程把標準斷面圖套在實測的橫斷面圖上。
也可將路基斷面設計線直接畫在橫斷面圖上,,繪制成路基斷面圖,,該項工作俗稱“戴帽子”。圖中粗實線所示為半填半挖的路基斷面圖,。
根據(jù)橫斷面的填,、挖面積及相鄰中樁的樁號,可以算出施工的土,、石方量,。
三、路基放樣
路基橫斷面放樣,,就是在地面上標定出路基的位置和輪廓,,使路堤和路塹按規(guī)定的尺寸進行施工,。而路基橫斷面設計圖、路基填挖高度表(或縱斷面圖),、路基寬度,、邊坡坡度、排水溝設計尺寸等,,就是路基放樣的依據(jù),。
路基放樣主要是測設邊樁,就是要定出路堤的坡腳和路塹的坡頂位置,,此外,,還要標定出路堤的高度和路基邊坡的坡度。
(一),、測設邊樁
1,、圖解法測設邊樁
將各樁號處橫斷面地面線及路基設計斷面按一定的比例,繪在厘米方格紙上,,然后量出路基中心至路基邊坡與地面相交點(坡腳)之距離,,到現(xiàn)場用方向架(或儀器)定出橫斷面方向,用皮尺直接量出邊樁的位置,,釘上木樁,。
優(yōu)點:手續(xù)簡單,速度快,,適用于地形變化不大的地段,。但當?shù)匦巫兓^大,橫斷面測量不夠準確時誤差較大,。
2,、根據(jù)填挖高度測設邊樁
如果只有填挖高度時,可采用以下辦法測設邊樁,。
1)在平坦地面上測設邊樁
當?shù)孛鏅M向坡度很小,,可根據(jù)路基的寬度、邊坡坡度,、填挖高度,,計算中心樁到邊樁的距離。
2)在傾斜地面上測設邊樁
(1)逐步接近法
(2)邊坡樣板法
當?shù)孛嫘逼虏淮髸r,,利用邊坡樣板來進行放樣,,也是比較方便的。
a,、路堤放樣
b,、路塹放樣
(二)邊坡放樣
有了邊樁,還要按照設計的路基橫斷面,把邊坡的位置標定出來,。
1,、用繩和小桿放樣
1)一次掛線
當路堤高度不大時,可一次把線掛好,。
2)分層掛線
當路堤較高時,,分層掛線較好。在每次掛線前,,應當恢復中線并用手水準橫向抄平,。
該法只適用于人工施工,對機械化施工不合適,。
2,、用坡度尺或手旗式多坡尺放樣邊坡。
首先按照路基邊坡坡度,,做好坡度尺,,施工時可比照該尺進行。也可用一直尺上裝有帶坡度的手水準代替,。
在施工過程中,,可隨時用坡度尺或手水準來檢查路基邊坡是否合乎設計要求。
3,、固定的邊坡樣板
挖路塹時,,在邊樁外側(cè)立固定的樣板,可按此控制開挖邊坡,。
(三)機械施工路基斷面的掌握
1,、路堤邊坡與填高的掌握方法
1)機械填土時,應按鋪土厚度及邊坡坡度,,保持每層間正確的向內(nèi)收縮一定距離,,且不可按自然堆土坡度往上填土,這樣會造成超填而浪費土方,。
2)每填高1m,,應自邊樁用手水準向上測設邊坡(即測高差,計算水平距離),,校對填筑面寬度,,并將標桿移至填筑面邊上,,顯示正確的邊線位置,。
3)每填高3-4m左右或填至距路肩1m時,要重新復測一次中樁用高程,,核對填筑面的寬度,。
4)距路肩1m以下的邊坡,常按設計寬度每側(cè)多填20cm掌握,距路肩1m以內(nèi)的邊坡,,則按稍陡于設計坡度掌握,,使路基面有足夠的寬度,整修時鏟除超寬的松土層后,,能保證路肩標高時,,應將大部分地段(填高4m以下的路堤)設計標高進行實地檢測,填高大于4m地段,,應按土質(zhì)和填高不同考慮預留沉落量,,使粗平后的路基無缺土現(xiàn)象。最后測設中線樁及路肩樁,,抄平后計算整修工作量,。
2、路塹邊坡及挖深的掌握方法
路塹機械開挖過程中,,一般都需配合人力同時進行整修邊坡工作,。
1)機械挖土時,應按每層挖土厚度及邊坡坡度保持層與層間的向內(nèi)回收的寬度,,防止挖傷坡或留土過多,。
2)每挖深1-1.5m左右應測設邊坡,復核路基寬度,,并將標桿向下移到挖土面的正確邊線位置上,。每挖3-4m或距路基面20-30cm時,應復測中樁,、高程,,復核路基面寬度。
這樣可及時的控制填方超填現(xiàn)象和挖方超挖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 上一篇:瀝青路面4大常見質(zhì)量通病防治措施
- 下一篇:來看看道路中線測量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