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基礎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步驟技術詳解
橋梁基礎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步驟技術詳解
(1)鉆孔灌注樁施工工藝流程圖
(2)施工放樣
在鉆孔灌注樁施工前,,由測量隊用全站儀根據復測無誤的導線點坐標實地放出樁位,,并設置好定位控制樁,報監(jiān)理工程師復測核準,。
(3)施工準備
鉆孔樁施工場地范圍內進行清理,,整平并夯實。根據工程地質情況,、鉆機性能和工程規(guī)模大小,,做好泥漿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設置(包括制漿池、儲漿池和沉淀池),。泥漿循環(huán)系統(tǒng)的設置必須滿足施工要求,。
(4)機械設備的選擇和要求
1)根據設計文件的要求,綜合考慮結構類型(樁的孔徑,、孔深),、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機具設備,、材料供應,、以及勞力來源等因素,結合當地具體情況,,通過分析研究,,擬選用沖擊鉆及其配套設備。
2)鉆孔灌注樁所需的混凝土由項目部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供應,,拌和能力滿足要求,,混凝土的運送采用混凝土攪拌運輸車運送。
3)儲料斗容量應能滿足首批灌注混凝土所需要的儲備量要求,。
4)主要機具設備使用前進行全面檢查,、維修和調試,確保正常使用,。
(5)護筒埋設
1)護筒采用鋼護筒,,高3-4米,特殊情況下采用雙層護筒,。
2)護筒內徑比樁徑大300mm左右,。
3)護筒中心豎直線應與樁基中心線重合,平面允許誤差20mm,,豎直度偏差不大于1%,。
4)護筒頂端高出地面0.3米及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1.0~2.0米。
(6)選自.投標書代寫網 yipai178.com 泥漿制備
鉆孔泥漿由水,、粘土(塑性指數大于25)(或膨潤土)和添加劑按適當配合比配制,,其性能指標應符合《橋規(guī)》表8.7.3規(guī)定。
(7)鉆孔
1)鉆機就位前,,對主要機具及配套設備進行檢查,、維修。
2)開始鉆進時,,要輕壓慢鉆,,適當控制進尺,使初期成孔豎直,、圓順,,防止鉆桿過分抖動,造成孔位偏斜,。
3)鉆進過程中每進尺0.5m或每2小時撈取一次渣樣,,同時經常注意地層的變化,在地層的變化處均應撈取渣樣,,判斷地質的類型,,記入記錄表中,并與設計提供的地質剖面圖相對照,鉆渣樣品編號保存于現場制作的留樣盒內,,渣樣盒應寫明橋梁名稱,、樁基編號、樁長,、取樣日期等基本信息,,渣樣分小袋存放,小袋外粘貼標簽標明取樣位置以便分析備查,。鉆進過程中經常檢查樁徑,、垂直度、鉆機位置是否正常等,,每鉆進2-3米檢查一次,。
4)正常鉆進中,在砂土和較厚的夾砂層中成孔時,,控制鉆進速度,,加強泥漿護壁,泥漿相對密度應控制在1.1~1.3,;在穿過砂夾卵石層或容易坍孔的土層中成孔時,,泥漿的相對密度應控制在1.3~1.5。
5)當鉆孔深度達到設計要求時,,對孔深,、孔徑、孔位和傾斜度等進行檢查,,孔深用測繩下掛0.5kg鐵砣檢查,,檢孔器用鋼筋焊接而成,高為孔徑的4-6倍,,直徑與樁徑相同。確認滿足設計要求后,,立即填寫終孔檢查表,,并經監(jiān)理工程師認可,方可進行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準備工作,。
(8)清孔
采用換漿法進行首次清孔,,安放導管后,為確保清孔質量,,采用反循環(huán)工藝進行二次清孔,。清孔標準符合設計及規(guī)范要求,即:孔內排出或抽出的泥漿手摸無2~3mm顆粒,,泥漿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s,澆筑水下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不大于250px,。嚴禁采用加深鉆孔深度方法代替清孔,。
(9)終孔
每座橋梁第一根樁基鉆進深度達到設計終孔標高后,業(yè)主代表,、設計代表,、橋梁(或地質)專業(yè)監(jiān)理工程師、施工單位橋梁工程師(或以上)四方現場根據渣樣特征,、鉆孔記錄,、鉆進速度及地質資料等綜合判斷能否終孔。管理處,、總監(jiān)辦和設計單位的代表中任何一方對終孔有不同意見時均不能進行終孔,。
1)摩擦樁終孔條件
①澆筑樁基混凝土前,樁基孔底清孔后沉渣厚度要求小于150mm,。
②實際地質與設計相符時,,按設計樁底標高終孔;樁位處無地質鉆孔資料時,,應參考相鄰墩臺的地質鉆孔,,結合樁基施工鉆渣情況,經管理處,、總監(jiān)辦,、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四方代表經現場勘查后商定樁基終孔標高,;實際樁基施工過程中渣樣揭示的地質情況與設計地質資料兩者出入較大時,,設計單位應根據實際揭示的地質情況,重新核算樁長,,必要時進行補鉆,,由設計單位根據補鉆地質資料對樁長進行核算,重新確定樁長及樁底設計標高,。
③摩擦樁根據計算得出所需樁底標高與中,、微風化巖層頂距離不超過2m時,宜調整樁底標高進入中,、微風化巖層0.5m,,按端承樁要求清孔。
2)端承樁終孔原則
①澆筑樁基混凝土前,,樁基孔底清孔后沉渣厚度要求小于50mm,。
②當樁底巖石單軸極限抗壓強度大于等于30Mpa、小于40Mpa時,,最小端承深度取3D,。
③當樁底巖石單軸極限抗壓強度大于等于40Mpa時,,最小端承深度取2D。
④有效樁長不小于15m,。
(10)鋼筋籠加工及安裝
1)鋼筋籠由鋼筋加工廠采用滾焊機集中加工,,籠長按設計圖紙要求制作,單節(jié)鋼筋長度不超過20米,,當總長超過20米時,,分段制作。鋼筋籠幾何尺寸嚴格按設計圖紙制作,。鋼筋籠主筋接頭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分段鋼筋籠在孔口下放時按上下節(jié)鋼筋編號一一對應,采用直螺紋套筒連接,。
2)制好的鋼筋籠報現場監(jiān)理進行檢驗,,驗收合格后下放鋼筋籠,利用吊機在現場吊裝鋼筋籠,。施工時上下鋼筋籠的位置正確,,軸線一致,防止籠身彎折,,以避免上提導管時鉤掛鋼筋籠,,造成施工困難。鋼筋籠孔口連接時嚴格控制時間,,以免操作時間過長造成坍孔,。
3)鋼筋籠加設加強筋,以保證在搬運,、吊放過程中不致變形,,并每隔2米設4根定位筋以保證鋼筋籠位置正確,且有一定保護層,。為防止鋼筋籠偏位和上浮,,每個鋼筋籠下放完畢后用四根直徑為Ф20的鋼筋加工成“7”字形狀焊接在護筒壁上,在混凝土澆注過程中,,采用加壓等措施防止鋼筋籠上浮,。
4)按設計要求,對于樁徑不大于1.5米的樁基,在每根樁的鋼筋骨架內按正三角形布設3根管徑為Φ54x1.5mm的熱軋無縫聲測管,,對于樁徑大于1.5米的樁基,,在每根樁的鋼筋骨架內按正方形布設4根管徑為Φ54x1.5mm的熱軋無縫聲測管,,聲測管接頭采用長80mm的Φ60x2.75mm的熱軋無縫鋼管,,聲測管底口必須密封。起吊過程中小心謹慎不得有變形,、松動,,更不允許有鋼筋籠觸地造成鋼管嚴重變形等現象,鋼筋籠安裝好后,聲測管頂口采用木塞封閉,。
(11)導管
混凝土灌注采用直徑為300mm導管,,導管吊裝前先試拼,并經試壓確保不漏水,。
(12)灌注水下混凝土
1)灌注混凝土前,,現場技術人員協(xié)同監(jiān)理對泥漿指標、孔底沉淀層厚度進行檢測,,合格后立即灌注,,如果超出規(guī)定范圍,再次清孔直到符合要求,。
2)混凝土按照經過批準的配合比由拌和站集中拌和,,混凝土采用混凝土運輸車運輸至施工現場直接灌注,對于混凝土運輸車難以到達的樁位,,采用混凝土輸送泵直接輸送到料斗里,。
3)在灌注現場經常檢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及坍落度,如果混凝土和易性及坍落度不能滿足要求,,及時通知拌和站調整用水量及混凝土拌和時間,。在現場制作混凝土試件,24小時后及時送往養(yǎng)護室養(yǎng)護,。
4)灌注首批混凝土時,,導管下口距孔底距離保持在30~1000px,保證首盤混凝土的用量,,確保導管下口埋入混凝土深度不小于1米,。首批混凝土方量根據計算確定。
5)混凝土灌注過程中,,隨時控測混凝土頂面高程,,導管埋深控制在2~6米。當導管內混凝土不滿時,,應徐徐灌注,,防止在導管內形成高壓空氣囊。
6)當混凝土面接近鋼筋籠時,,使導管保持較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以減小混凝土的沖擊力,,防止鋼筋籠上浮,。當混凝土進入鋼筋籠一定深度后,適當提升導管,,使鋼筋籠在導管下口有一定的埋深,。
7)在混凝土灌注后期,,導管內混凝土要保持一定的高度,以增加混凝土的壓力,,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同時樁頂超灌1米左右的混凝土,現場配備長度3米左右的Ф16鋼筋,,端頭焊接一塊250px×250px的鋼板用于準確探測混凝土澆灌面,,以防混凝土澆注面過低或過高。在拔出最后一段長導管時,,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樁頂沉淀的泥漿擠入導管下形成泥心。
8)為了減少后期樁頭破除的難度,,灌注樁混凝土灌完后及時用吸泥泵對超灌混凝土上的泥漿抽出一部分,,但要注意樁頂以上1250px內混凝土不得撓動。
(13)樁基檢測
成樁12天后采用超聲波進行無破損檢測,,鑿除和清理樁頂混凝土,,保證截面處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質量,檢測前在聲測管中提前加滿水,,作為超聲波檢測介質,。Ⅰ類樁應達到90%以上,杜絕Ⅲ類樁,。
- 上一篇:高速公路陡坡路堤及填挖交界處理技術方法
- 下一篇:橋梁基礎人工挖孔樁施工工藝步驟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