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方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
摘要:隨著清單計價模式的出現(xiàn),,建筑業(yè)不論國有投資還是私有投資幾乎都把清單計價作為工程造價管理的普遍模式,。由于我國清單計價起步較晚,,造價管理人員專業(yè)知識參差不起,,對清單計價模式的運用問題頻頻出現(xiàn),,再加上建設投資方把項目管理的重心放在工程竣工結算上,,而工程造價全過程跟蹤管理又委托給工程造價咨詢企業(yè)來完成,,本文將從建設方對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方面進行分析,,提出問題,,探析問題,,解決問題。
關鍵詞: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建設方
引言
隨著我國建筑業(yè)成為國家支柱產(chǎn)業(yè)以來,各地政府更是加大投資招商力度,,出現(xiàn)建設空前繁榮景象,。隨之而來的促生了工程造價咨詢企業(yè)的快速擴張發(fā)展,加上國家政策的支持,,工程項目全過程造價跟蹤管理成為建設方與造價咨詢企業(yè)聯(lián)系的紐帶,,近年來跟蹤審核造價管理幾乎成為建設方造價管理的普遍模式,基于跟蹤審核全過程造價管理起步晚,,時間緊,,規(guī)模大,任務重,,難免出現(xiàn)很多不盡人意的管理問題,,下面就建設方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探討與分析。
1工程造價管理發(fā)展階段
我國工程造價管理歷經(jīng)了計劃經(jīng)濟階段的政府定價,,改革初期階段的政府指導價,,2003年以后以市場調節(jié)價為主的三個階段。工程造價計價模式的第一個階段改革的核心思想是“量價分離”將過去完全有政府計劃統(tǒng)一管理的定額計價改為“控制量,、指導價,、競爭費”;改革的第二階段的核心問題是推行徹底的“市場定價”模式,,賦予建筑產(chǎn)品商品屬性,,這些客觀條件催生了2003、2008及2013年《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的誕生[1],。這些以國家強制性標準的形式出現(xiàn)的計價模式,,使得我國的計價依據(jù)在法律地位上得到進一步明確。
2建設方工程造價管理現(xiàn)狀
建筑工程全壽命期造價是指從建設項目立項到報廢拆除所花費的所有費用,。工程施工周期長,,項目復雜多變,投資巨大,,而且項目涉及很多階段,,包括立項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竣工階段、運營階段以及報廢拆除階段[2],。建設項目的造價管理涉及每一個階段,,環(huán)環(huán)相扣,,控制好每一個階段的費用,才能夠控制好建設項目的成本,,獲得最大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建安成本只是項目工程造價控制的一個階段,也是最難節(jié)約控制成本的,,建設方把此階段作為控制成本最關鍵的階段時有不妥,,因此項目生命周期造價管理方面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具體有以下幾點表現(xiàn),。
2.1建設方忽視項目立項階段的成本管理
建設項目的誕生普遍是倉促的,,從有了想法到深化設計階段時間壓縮至最少,缺乏足夠的時間詳細的考察市場,,缺乏對項目可研反復的調查論證,,缺乏對項目運營期收益做很細致的預測,以及缺乏對項目報廢拆除期費用做嚴謹?shù)脑u估,。對項目的社會效益關注更是少之又少,。而被人們忽視的立項階段正是項目成本管理的最有效階段。
2.2設計階段以考慮項目的審批為重點
不少投資企業(yè)為了獲得項目審批,,不惜違背自己當初的建設標準,,為審批通過而修改設計,項目一旦批復成功,,在施工階段一再修改設計,,加大建設規(guī)模,修改項目功能目標,,比如外墻面由涂料改為幕墻,,層高有3m改為3.6m,地下一層修改為三層等,,致使項目對當初的概算一超再超,,項目資金成本出現(xiàn)無法控制的局面。前期的估算,,概算全部推翻,,造價成本管理難度加大。
2.3壓縮招投標階段的時間為造價管理埋下隱患
很多造價工程師都經(jīng)歷過7d出項目清單和招標控制價的痛苦經(jīng)歷,,為了滿足建設方盡快開工建設的目標,,熬夜奮戰(zhàn)是所有參與招投標工作者的代名詞。時間緊,,任務重,,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及招標控制價的編制質量可想而知,,為后期工程造價管理帶來很多麻煩,,也為參與各方成本控制帶來無法預知的風險隱患,。
2.4委托咨詢企業(yè)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尚不完善
國有投資項目必須有第三方機構參與工程造價控制,誕生了咨詢企業(yè)近年來全過程跟蹤審核的業(yè)務,,建設項目周期長,、施工過程復雜,一個項目從開工到竣工結算大多要經(jīng)歷3年以上的時間,,再加上咨詢企業(yè)人員變動頻繁,,全過程跟蹤管理經(jīng)驗不足,工程造價管理銜接問題頻出,。咨詢企業(yè)對全過程造價管理理解片面,,僅把編制清單、招標控制價及竣工結算審核作為重點,,又由于時間長,、費用低,耗時耗力,,很少有堅持到最后的造價師,,有的項目全過程跟蹤審核換三四輪造價管理人員,對工程造價的質量很難把控,。
2.5建設方忽視項目成本與價值集成管理
傳統(tǒng)的工程造價管理主要聚焦項目成本管理,,項目業(yè)主希望“少花錢,多辦事”,,承包商希望“少干活,,多拿錢”,項目成本管理最終弄得“低中標,,高索賠”的不當行為充斥建筑市場,,但是這些靠“摳門”的方法去管理項目成本并不能為社會帶來新增價值,反而破壞了有形的建筑市場[3],。使建設方造價管理本末倒置,。過去建設方把工程造價管理的重點放在竣工結算上,通過賣方市場的地位強行克扣工程量,,甚至強硬的壓榨承包方微薄的利潤,,“干了的不計或少計,簽了的聯(lián)系函一次又一次推翻,,會議紀要說作廢就作廢”,,這種野蠻的造價管理方式不惜損害企業(yè)的信譽,造成不好的社會影響,。
3探析建設方工程造價管理對策
項目成本是人們?yōu)閷崿F(xiàn)項目價值所墊付或投資的花費,,這些項目花費都是為生成項目既定功能服務的,都是在實現(xiàn)項目功能的過程中所消耗和占用資源形成的,。確切地說,,在市場經(jīng)濟中的項目都是為創(chuàng)造新增價值所展開的活動,。建設方工程造價管理的核心在于從項目成本、功能,、價值和新增價值的集成方面入手,,實現(xiàn)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3]。下面就此提出幾點分析策略,。
3.1加強項目立項階段的成本管理
可以借鑒國外項目成本管理的思想,,對項目的考察長達多年,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測算項目的可行性,,建設完善的可以給市場帶來新增價值的項目。做到有的放矢,,使造價管理活動程序化,、規(guī)范化,為后期成本控制打下堅實基礎,,從源頭上把控項目,,既要實現(xiàn)短期的經(jīng)濟效益,還要實現(xiàn)長遠的社會效益,。針對項目建設成本,,運營成本,報廢成本做系統(tǒng)全面的分析研究,,方可確定項目的可行性,。
3.2優(yōu)化設計方案節(jié)約項目成本
滿足項目功能為前提,對項目設計方案比選,,選性價比高的最優(yōu)設計方案,。此階段也是節(jié)約項目建設成本的關鍵階段,能從根本上控制工程造價,,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對設計費用采用優(yōu)化設計指標付費,既要考慮建設成本,,也要考慮運營成本,,還得兼顧報廢拆除成本。不能按以往的項目設計概算造價為付費基數(shù),,避免“肥柱,、肥梁”等浪費社會資源的設計出現(xiàn)。
3.3為招投標階段提供充足的時間
無論項目時間多么緊迫,,在招投標階段都要預留足夠的時間,。從編制工程量清單到編制招標控制價都必須慎重,工作也要細中有細,反復斟酌研究,,做出合理合規(guī)近乎完美的工程量清單和招標控制價,,提高后期工程造價管理效率。
3.4完善咨詢企業(yè)全過程造價管理模式
全過程造價管理是一項技術性,、專業(yè)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它貫穿于項目可研,、招標簽約、施工和竣工結算等各個階段,。建設方需要強化全過程造價管理意識并加強全過程造價管理制度建設和落實積極調動各方資源并且創(chuàng)造條件,,促進工程造價咨詢機構,律師參與建設項目全過程造價管理,。以最終達到合理確定和有效控制建設工程造價的目標[4],。可以簽定約束咨詢企業(yè)的合同,,明確各個階段的咨詢費用,,也可以從咨詢企業(yè)工程師庫中選定為本項目選自.投標書代寫網(wǎng) yipai178.com 服務的造價工程師,簽訂個人服務協(xié)議,,不僅約束咨詢企業(yè),,也約束工程師,避免了因項目時間長人員變動風險,。
3.5加強項目成本與價值的集成管理
按照項目成本與價值集成管理的原理,,人們應該關注每個項目相關利益主體,讓各方實現(xiàn)合理利益分配,,而不是靠“摳門式或單打一”的方式壓榨對方,,最終兩敗俱傷,很難實現(xiàn)社會效益,。首先保障項目價值最大化,,其次設法使項目價值分配合理化,通俗點說就是讓項目參與方都有利可圖,,才能真正實現(xiàn)建設方的工程造價有效控制,。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設方工程造價的管理涉及到項目業(yè)主,、設計單位,、咨詢單位,承包商,、供應商等各自的項目成本和價值的集成管理,,貫穿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唯有各方“合作共贏”才能實現(xiàn)項目的新增社會價值,為建筑業(yè)健康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建峰.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理論與實務(四)[M].全國注冊造價工程師繼續(xù)教育培訓教材.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4.
[2]李登亮,張瑞錦.探析業(yè)主對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J].智能城市,,2018(3).
[3]戚安邦.項目全面集成管理原理與方法[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
[4]徐慧琴.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理論與實務(五)[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16.
作者:張文軍 單位:中天華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
閱讀次數(shù):人次
- 上一篇:工程造價管理問題及對策研究
- 下一篇:金融危機下工程造價管理與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