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拌混凝土控制流程
商品混凝土質量控制流程
由于預拌混凝土的最終質量無法在生產過程中得到充分檢驗,因此其質量控制有一定的特殊性,進行嚴格的過程控制,。混凝土質量的過程控制可以按照以下思路進行:
原材料的選擇與控制→原材進站質量控制→生產過程質量控制→運輸,、施工質量控制→質量跟蹤回訪→進行統計分析→總結經驗不斷提高,。
一,、充分發(fā)揮試驗在日常質量控制中的作
1、因目前混凝土行業(yè)規(guī)范標準不統一且相對落后實際,所以試驗室的質量管理工作不能拘泥標準死扣規(guī)范,應著重考慮生產實際,能對生產質量控制及時提供技術,、數據支持,。
2、保持對外資料長期持續(xù)性工作,根據規(guī)范標準更改及客戶要求及時有針對性調整,。
3,、原材料批量試驗根據生產實際有階段性工作重點傾斜,材料穩(wěn)定減少頻率不穩(wěn)定增加頻率。試驗項目可根據原材的實際情況有選擇性有針對性試驗,。
4,、試驗室可根據生產實際和原材料不同質量狀況作出相應系統試驗,了解不同質量水平原材對混凝土的顏色、坍損,、凝結時間,、和易性、強度等性能的影響,能對生產質量控制及時提供技術,、數據支持,。
二、原材料的選擇與控制
原材料的選擇過程是結合企業(yè)和工程選自.投標書代寫網 yipai178.com 特點進行質量初步控制的過程,是混疑土質量控制的前提,。原材料的選擇應優(yōu)先考慮質量穩(wěn)定其次為品質和價格,穩(wěn)定>品質>價格,。由試驗室會同材料科提供供應商材料進站質量評價可以表格的形式體現,會同生產提供供應商材料質量跟蹤評價可以表格的形式體現。出臺出現質量異議和質量不合格的處理措施,出臺因原材問題導致成本上升及質量事故的具體管理辦法,。
原材料進站質量控制,。原材料性能試驗盡管能夠全面了解原材料的品質,但多數試驗項目由于其試驗周期和時間較長,不適于進站檢驗,因此,企業(yè)應針對具體情況和各種材料的特點,以及供應商的情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進站檢驗措施。
1.砂石進場檢驗 a.分清責任:進站目測由收,、分料員負責,抽檢由試驗員負責,。b.目測:收、分料員對進站的砂石料進行逐車目測,合格后方可卸料根據砂石不同質量狀況區(qū)別分倉區(qū)別使用,。目測內容:含泥量,、細度、級配、雜物,、含水率(含石量)等,。有明顯不合格項,直接退貨,有懷疑時應取樣送試驗室,試驗結果出來后由相關領導進行處理。c.試驗員抽檢:試驗員抽檢應在卸料地倉,、大小料倉進行,抽檢的內容和方法同上,。試驗員應對砂石進站質量狀況、分倉儲料質量狀況充分了解,在生產時區(qū)分使用,。
2.摻合料進站檢驗 a.試驗員逐車或批量進行摻合料部分性能試驗,。b.收料員應逐車核對摻合料的隨車資料,對比檢驗顏色變化,通知試驗員或質監(jiān)員進行有關試驗,粉煤灰細度應逐車檢驗,稍超的應進行需水量比試驗,試驗結果滿足要求后方可領位卸料。
3.水泥進站檢驗僅由試驗員負責逐車或批量檢驗,質監(jiān)員不參與水泥進站檢驗,。b.收料員應逐車核對水泥的隨車資料,測量水泥溫度,合格后領位卸料,否則應通知試驗室,并由相關領導處理,。對水泥的進站檢驗應重點放在測量水泥溫度上,因為水泥廠在供應緊張時,水泥的出廠溫度往往很高,會嚴重影響混凝土性能。
4.外加劑進站檢驗主要為取樣進行混凝土試拌,密度和凈漿流動度試驗輔助,。
三,、生產過程質量控制
過程控制以開盤鑒定為中心,加上一些日常檢查構成過程檢驗,檢驗包括如下內容:
1.日常檢查
(1)原材料的日常檢查:①砂石的日常檢查。以檢查砂石料倉為主,同時檢查有無混料現象,。②水泥,、摻合料及外加劑的日常檢查。檢查內容包括:檢查標識;檢查使用的水泥或摻合料與筒倉中的水泥或摻合料是否對應等;檢查外加劑的標識是否正確,使用的外加劑與儲罐中的外加劑是否對應等,。(2)計量檢查:①靜態(tài)計量檢查由計量員負責,生產部門配合,至少每月進行1次原材料計量設備的校驗,。②動態(tài)計量檢查是檢查每車混凝土的整體計量誤差情況。檢查頻率視計量情況而定,。
2.開盤鑒定
(1)開盤前的檢查,。檢查送到攪拌樓的生產任務信息資料是否正確,核對操作員輸入的配合比是否正確,檢查使用的原材料與配合比是否相符等。(2)開盤鑒定,。新配合比使用或特殊配合比使用必須進行嚴格的開盤鑒定,包括:計算用水量,、觀察和易性、做坍落度試驗及制作試塊等,。
3.過程檢驗要點
(1)過程檢查以控制混凝土用水量為重點,。根據電腦顯示計量和生產報表計算用水量及計量誤差。
(2)根據實測砂石含水率,計算實際單方用水量,。
a.使用的含水率比實際的大,水灰比降低,混凝土強度將比原來高,。
b.使用的含水率比實際的小,水灰比增加,混凝土強度將比原來低。
(3)根據計算生產實際用量計算水膠比變化預測混凝土強度的變化,。
(4)根據預測混凝土強度的變化計算允許的最大用水量,向試驗室主任授權允許用水量變化范圍,制定操作員的配比調整權限,。
4.出站檢驗
混凝土出站檢驗重點是檢查其工作性,包括流動性、保水性和黏聚性等,。試驗員通過目測坍落度調整出站坍落度,對出機砼不合格品進行調整,對出站砼質量進行把關,。
四、運輸、施工質量控制
混凝土的最終質量不僅是出站質量,還包括運輸,、泵送,、澆筑和養(yǎng)護等階段,是生產單位和施工單位共同完成的。運輸過程的質量控制與運距,、道路狀況,、發(fā)車間隔、攪拌罐的轉速和車輛的新舊程度等因素有關,不完全是技術質量人員能夠控制的,協調好調度發(fā)車與工地施工速度,。
質量跟蹤與回訪,。質量跟蹤是保證混凝土質量長期穩(wěn)定的關鍵。質量跟蹤包括確定混凝土出站的情況;檢查混凝土到達工地的情況;檢查混凝土的澆筑情況;進行必要的質量服務,。協調好澆筑時間,、工地現場加水、振搗不好,、養(yǎng)護不好等問題,通過質量跟蹤可以掌握第一手資料,便于發(fā)生問題時及時準確的處理。
五,、統計分析
采用一系列的統計方法,如對原材料質量逐月匯總,計算檢驗頻率,、合格率、找出問題多發(fā)點等;對混凝土進行強度統計,逐月統計和隨時統計相結合,及時發(fā)現混凝土強度的變化并作出相應調整,。
六,、總結經驗,不斷提高
由于生產設備、管理模式,、人員素質和市場環(huán)境等方面的千差萬別,各攪拌站在質量控制方面都應有不同的特點,混凝土市場行情在不斷變化,混凝土技術在不斷更新進步,混凝土質量管理應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提高,。
- 上一篇: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控制要點
- 下一篇:建筑施工鋼板止水帶的施工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