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層建筑7大規(guī)劃設計要點
超高層建筑7大規(guī)劃設計要點
入口門廳
從街道進入門廳,再由門廳進入電梯廳,,垂直電梯至各樓層,,這是超高層建筑中最為普遍的空間流線組織方式。建筑空間與城市空間之間缺乏過渡,,沒有“中間領域”的概念,,在人流集散的高峰期,對城市交通環(huán)境的影響也較大,。盡管許多超高層建筑都在門廳的藝術處理上頗費心機,,設計得非常富麗壯觀,但門廳內往往留不住人,,形不成公共活動空間,,而入口處也常出現(xiàn)人流擁塞的現(xiàn)象。
在出入口界面的處理上,,應考慮空間過渡的自然,,利用立面虛實、材料質感的變化與立面形象形成對比,,形成富有活力的中介空間。所以在超高層建筑的入口門廳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入口門廳,,應作到主次分明,、尺度得當。在超高層建筑的大型門廳中,,設置幾個十分顯眼的標志,,使門廳的巨大感被幾個相應的尺度給弱化,讓人們能準確的知道自己在空間中所處的位子,。
(2)門廳空間的光線,、色彩、細部、材質和家具,、綠化等應結合人的尺度需要,,提供舒適的休憩空間,便于人流的內外轉移,,同時也為人們提供了面對面的交流空間,。
(3)超高層建筑由于人流量大,容易產(chǎn)生擁擠,,門廳空間高度不能底矮,,否則會給人們產(chǎn)生壓抑的感覺。而層高較高的空間中,,柱子一般都會顯得過于細長,,比例不當。應采用了橫向線條劃分的方法,,對建筑材質進行色彩上的區(qū)分,,使柱體細長的比例感得到改善。在門廳頂部造型處理時,,利用相對空間尺度較大的燈具來統(tǒng)一空間高大帶來的失調感,,在冷性的現(xiàn)代建筑中營造出人性化的活動空間。
2.立體綠化
由于超高層建筑接地性差,,使人們遠離地面居住和工作,,在鋼筋混凝土堆砌的空間里,人們真正感受到環(huán)境中最為缺乏的就是綠色,。
福斯特設計的60多層法蘭克福銀行總部大樓,,是把自然環(huán)境引入超高層局部塑造的典型例子。該建筑為60層,,平面布局是一個三角形,,帶弧度的三邊圍繞著一個通高的中庭,每一層樓都是兩邊選自.投標書代寫網(wǎng) yipai178.com 辦公,,一邊花園,。花園有四層樓高,,交錯而上,,為中庭提供了自然通風,并使靠近中心的辦公區(qū)可以利用自然采光,,視線可以透
過中庭看到另一側的花園及花園后的城市景色,。每個辦公區(qū)都有可開啟的窗,在氣候適宜的時候可以節(jié)約能源,。該大廈設計突出了兩個主要特點,,一是節(jié)省能源:二是辦公環(huán)境與樹叢為鄰,。在大廈的平面構圖中采用了三角形布局,中間為貫通全樓的中庭空間,。大廈的三邊輪流安排三層高的花園,,為工作人員提供了舒適宜人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其平面與立體造型的環(huán)境塑造,,使其成為具有跨世紀意義的超高層建筑創(chuàng)作的典范,。
3.中庭設計
中庭對高層、超高層建筑內部封閉空間的光線,、空氣,、溫度、濕度等方面有重要調節(jié)作用,。
SOM于1979年設計的沙特阿拉伯國家銀行大樓,,采用三角形平面,服務核心與主體分離并設于西側,,可以減弱西曬,。為進一步防止曝曬和風沙,外墻除南立面和東北立面有三個巨大的洞口之外,,均為實墻面,,實墻的礦棉板和混凝土板之間還設了1英寸厚的空氣層,以加強隔熱效果,。三個巨型洞口其實是三個具有戲劇性的三角形中庭,,南側的兩個洞口七層高,朝著老城區(qū)和紅海方向,,東北側的一個洞口九層高,,面向大海。在大樓的中心有一個貫穿整個建筑物的中庭,,將三個洞口中庭連為一體,,它可促使空氣流動,從外墻洞口散熱,。各層辦公室的窗戶全部朝向洞口中庭,,這樣在大樓的辦公室與當?shù)匮谉岬臍夂蜷g就形成了一個微妙的緩沖地帶,體現(xiàn)了典型的伊斯蘭內向型空間傳統(tǒng),。
1982年SOM在巴林聯(lián)合海灣銀行繼續(xù)利用中庭來改善內部空間的氣候條件,,中庭每隔三層一個,綠化的布置和遠處海灣的景色為內部辦公室提供了怡人的工作環(huán)境,,中庭在外窗和地面形式上也著力于體現(xiàn)當?shù)氐奈幕瘋鹘y(tǒng),取得了很好的效果,。SOM的這兩個銀行為高層建筑利用中庭改善氣候條件,,體現(xiàn)地域特色提供了優(yōu)秀的設計經(jīng)驗,,也反映了建筑師對人性化尺度空間營造的思考。
4.交通體系
超高層建筑的交通體系可分為水平交通和垂直交通,,但因超高層建筑的體量巨大,,各種功能的立體疊加也使得垂直交通成為了超高層建筑的重要交通體系,電梯和樓梯成為其內部空間中的主要運輸設備,。
當建筑達到一定層數(shù)時,,需要對電梯進行分區(qū)設置,方能提高效率,,將電梯劃為若干組,,每組分擔某個層段的垂直運輸電梯,分區(qū)設置有分奇,、偶層的,,有低、中低,、中中,、中高、高區(qū)的,。
例如著名的芝加哥100層約翰·漢考克中心,,是幢特大型、多功能綜合體摩天樓,,地上面積約26萬平方米,,其1~4層為門廳及商業(yè)用房,5~11層為車庫,,12~15層和17~40層為辦公間,,45~91層為公寓,92~93層為電視臺,,94層為餐廳,。電梯系統(tǒng)在42層處分為上下兩大區(qū),高區(qū)為公寓區(qū),,電梯分設高低兩個區(qū),,每個分區(qū)約22層。低區(qū)電梯分四個區(qū),,每個分區(qū)高約10層,。另設兩組高速直達電梯,一組由底層直達44層,,另一組則直達100層,。
(1)疏散樓梯間
在進行超高層建筑平面設計時,對疏散樓梯間的布置時應分析避難人員在火災時的行動方向,,故疏散路線須布置至少兩個以上的疏散方向,。因此樓梯間應設于平面的各個端部及轉折位置,,力求充分構成雙向疏散盡可能避免袋形走道。人員緊急疏散時,,首先考慮的是平時經(jīng)常使用的流線,,故應在電梯廳旁布置疏散樓梯,使平時交通流線和緊急避難流線有機結合,。以利于疏散者迅速到達第二安全區(qū)域,。開敞型前室的防煙樓梯間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及經(jīng)濟性,又利于消防隊用作撲救的輔助,,故在設計時宜盡可能將樓梯間靠外墻設置,。同時,可以向外開窗,,增加自然采光,,防止樓梯間內昏暗的光線給人們心理帶來的恐懼和不安。
(2)避難層
避難層是指在超高層建筑中發(fā)生火災時供受災人員臨時避難用的樓層,,超高層建筑,,如果每層高以3m計,一般都有35層以上,,如每層居住人數(shù)以100人計,,一幢超高層少則3-4千人,多則上萬人,,這么多人要在火災時依靠幾個樓梯安全疏散至室外是很困難的,。因此,在超高層建筑中必須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避難層,。
避難區(qū)面積亦經(jīng)計算確定,,按我國要求每平方米容納5人計;有周密的引入措施,,避難層的防煙樓梯應在避難層分隔,,同層錯位或上下層斷開,但人員必須經(jīng)避難層方能上下,。避難層一般每隔15層左右設置,,通常可與設備層或多功能建筑中的空中大堂相結合而設置,。在避難層中應設有通訊和照明系統(tǒng);同時也應設置室內消防栓和自動噴水滅火器,,以保護避難層不受火災侵害。
避難層通透的設置也削弱了超高層建筑外立面巨大的尺度感,,讓超高層建筑的體量更有層次感,,在保證建筑內人們生命安全的同時也豐富了建筑界面。
5.廣場的設置
下沉式廣場的標高比街面低,,以踏步或坡道與街道聯(lián)系,,易于獲得輕松,、活潑的氣氛,。下沉式廣場給人以環(huán)抱的,、溫暖的、完整的感覺,,是鬧市中的私密性空間,,滿足了人們休息的要求,并提供了一個“人看人”的空間,。高臺式廣場高于城市街道,,標高差形成廣場邊界。人在高臺上的活動不受交通干擾,,是解決人流與車流矛盾的有效形式,,并能在喧鬧的環(huán)境中形成變化的空間,緩解步行的枯燥與單調,。
6.休憩設施的設置
底部空間同樣需要安排好服務設施與廣場景觀,,同樣不能忽視休息與游憩空間的布置。另外,,供行人使用的環(huán)境設施如座椅,、雕塑、游樂設施等的形式和布局應符合使用者的多樣性要求,,盡量創(chuàng)造親和感和溫馨感,,以滿足人們的心理需求。因此,,底部公共開敞空間并非尺度越大越好,,那些貼近人、小而精致的公共空間,,往往更能賦予人們安全感,、舒適感、親切感和人情味,。
7.立面裝飾
超高層建筑整體的美感并非裝飾的堆積,,而存在與立面上直線和曲線之間比例關系的有機結合。除線條比例外,,投射在建筑上的幾何狀陰影,,它賦予建筑立面完整的對比,使空間具有層次感,,同時形成材質之間的肌理,,在檐柱、墻壁及臺階的細部上展現(xiàn)出新的比例,。
如帝國大廈1931年落成之時,,加上它頂部高聳入云的61m天線桿,,總高達381m,大大超過了319m的克萊斯勒公司大樓,。它象征著創(chuàng)造一種使百姓對未來感到樂觀的氣氛,。帝國大廈和克萊斯勒公司大樓兩者都有的收頂華冠,采取華麗而有力的裝飾藝術派式樣,,表現(xiàn)出升騰歡樂的效果,,造成一種與當時國民經(jīng)濟嚴重蕭條局面強烈的對比。
- 上一篇:住宅窗戶設計的60個細節(jié)
- 下一篇:建筑設計尺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