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網(wǎng)土方計算,你會嗎,?
無論是建筑工程,,還是市政道路工程,原始地面往往高低不平,,坑洼較多,,起伏較大,施工前需進行場地平整,。此處的場地平整不同于清單規(guī)范中的平整場地,,因為清單規(guī)范的平整場地指的是±300mm以內(nèi)的挖、填,、運找平,,各地區(qū)定額中一般有相應的平整場地定額,按平整的面積計算,,以平方米為單位,。而此處的場地平整指的是>300mm的挖、填,、運,,需分別計算出挖、填,、運的工程量,,分別套取挖方、填方,、取土或余土外運定額,,以立方米為單位。
所以,,方格網(wǎng)土方計算需計算出挖方和填方的各自體積,,再對比挖方和填方工程量,分析需要取土還是余土外運,,以達到土方平衡的目的,。
下面通過這個簡單案例模擬,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
準備工作
第1步:
按場地的長和寬畫一個方格網(wǎng)的外邊框,。整個方格網(wǎng)的長和寬要基本上等于場地的長和寬,,數(shù)據(jù)越接近,計算結(jié)果越精確,。
第2步:
劃分方格,、填寫方格編號。通常,,以10-40m為一個方格的邊長,,地面高低起伏較大的一般選用10m、20m,高低起伏較小的則選用30,、40m,,邊長越小,計算結(jié)選自.投標書代寫網(wǎng) yipai178.com 果越精確,。
第3步:
按上圖的形式,,填寫地面原始標高(可以由測量標高的現(xiàn)場技術人員填寫);填寫設計標高,;填寫施工高度(施工高度=設計標高-原始標高,,負值表示設計標高<原始標高,需要挖方,,正值表示設計標高>原始標高,,需要填方);填寫角點編號,。
計算零點,、劃分挖、填方
第1步(也是最關鍵的步驟):
求出零點,。零點存在于相鄰角點的施工高度數(shù)值為一正一負的情況,,表明此方格中既存在挖方,又存在填方,,零點是挖與填的的分界點,,即零點處既不用挖方,也不用填方,。
零點計算公式:零點距一端角點的距離=一端角點施工高度的絕對值÷(一端角點施工高度的絕對值+另一端角點施工高度的絕對值)×方格邊長,。
如果沒有理解,帶你計算一遍,,以便你搞定它。
此案例中存在零點的邊線有:2-3,、6-7,、9-10、6-10(X方向和Y方向均需列出)
2-3之間零點:零點距角點2的距離為0.61÷(0.61+0.33)×10=6.49m,,那么零點距角點3的距離即:10-6.49=3.51m
6-7之間零點:零點距角點6的距離為0.94÷(0.94+0.67)×10=5.84m,,那么零點距角點3的距離即:10-5.84=4.16m
9-10之間零點:零點距角點9的距離為1.27÷(1.27+1.01)×10=5.57m,那么零點距角點3的距離即:10-5.57=4.43m
6-10之間零點:零點距角點6的距離為0.94÷(0.94+1.01)×10=4.82m,,那么零點距角點3的距離即:10-4.82=5.18m
第2步:
標出每個零點,,把每個方格內(nèi)的零點連線,并標注上剛剛計算的零點距每個角點的距離,。
第3步:
為方便計算,,將挖方處打上陰影。正值為挖方、負值為填方(在第一點的第3步已經(jīng)提過一次),。
開始計算
由圖可見,,場地已由零點線不僅將挖方和填方區(qū)分開,而且將場地劃分為正方形,、五邊形,、梯形和三角形。無論何種圖形,,只要先求出每個圖形的平均施工高度,,再乘以圖形面積即可。
對大家來說,,圖形面積的計算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第1步:計算挖方
①號方格(正方形)
挖方平均高度:
(0.87+0.61+1.13+0.94)÷4=0.89m
V挖=10²×0.89=89m³
②號方格(梯形)
挖方平均高度:
(0.61+0.94+0+0)÷4=0.39m
[注:絕不是(0.61+0.94)÷2,,需要把圖形所有角點的數(shù)值都平均才是正確的]
V挖=0.5*(6.49+5.84)*10×0.39=24.04m³
④號方格(五邊形)
挖方平均高度:
(1.13+1.27+0.94+0+0)÷5=0.67m
V挖=(10²-0.5*4.43*5.18)×0.67=59.31m³
⑤號方格(三角形)
挖方平均高度:
(0.94+0+0)÷3=0.31m
V挖=0.5*4.82*5.84×0.31=4.36m³
挖方匯總:89+24.04+59.31+4.36=176.71m³
第2步:計算填方
②號方格(梯形)
填方平均高度:
(0.33+067+0+0)÷4=0.25m
V填=0.5*(3.51+4.16)*10×0.25=9.59m³
③號方格(正方形)
填方平均高度:
(0.33+0.98+0.37+0.67)÷4=0.59m
V填=10²×0.59=59m³
⑤號方格(五邊形)
填方平均高度:
(0.67+1.01+0.81+0+0)÷5=0.5m
V填=(10²-0.5*5.84*4.82)×0.5=42.96m³
⑥號方格(正方形)
填方平均高度:
(0.67+0.73+0.97+0.81)÷4=0.8m
V填=10²×0.8=80m³
填方匯總:9.59+59+42.96+80=191.55m³
第3步:計算取土或運土
本案例填方量>挖方量,說明挖方量不足以填方,,需要取土來彌補,,取土工程量為191.55-176.71=14.84m³。
如果填方量<挖方量,,說明挖方量用于填方后還有剩余,,需要余土外運。
到這里,,整個場地平整的土方量就已經(jīng)全部計算完成了,,可能大家會有一些疑問,在此特別整理了3個問題:
問題1:一定要選取10-40m為一個方格的邊長嗎,?
回答:不一定,,選擇幾米都是可以的,10-40m只是比較常用的數(shù)據(jù),,方格網(wǎng)土方的計算只是為了讓工程量相對精確,,而沒有絕對精確,邊長越小,,工程量越精確,,但也更加費時費力。
問題2:場地的邊長不是10m的倍數(shù),,如果方格邊長定為10m的倍數(shù),,會多算或少算幾米?
回答:兩個解決方法,,方格邊長不是必須選擇10的倍數(shù),,可以定為場地總長或總寬的公約數(shù),或者方格邊長依然定為10的倍數(shù),,多余的部分由測量人員單獨測量標高,,單獨算一下工程量,。
問題3:這樣一步一步計算是否太過于繁瑣,算一個這樣模擬的小項目都要半天,,大的項目豈不是要好多天,?
回答:如果已經(jīng)熟練掌握了方格網(wǎng)土方的原理,那么將它編一個含有公式的EXCEL計算表格應該不是難事兒了,,這樣只要輸入數(shù)據(jù)就可以計算出工程量了,。
- 上一篇:工程結(jié)算注意要點解析,!收藏喲,!
- 下一篇:清單,定額分析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