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壩具體是怎么施工的?
1,、土方開挖及拆除工程
開挖及拆除工程序采用具有開挖施工布置簡單的自上而下,,人工或機械開挖,推土機及挖掘機配合,,推土機集棄料,,裝載機上料,自卸汽車運碴至下游棄料場,。
2,、土方填筑
1)根據(jù)壩面鋪土、平土,、必要的灑水或晾曬,、壓實、檢測等作業(yè)程序,,壩面高程變化,、施工能力等因素,沿壩軸方向在整個壩面上劃分適當?shù)墓ぷ髅?,使各工作面上各工序連續(xù)進行,。
2)上壩風化料用挖掘機挖裝自卸汽車運輸上壩,人工或推土機平土,,用15t振動碾或羊足碾壓實的方法施工,,局部用打夯機及人工夯實,壓實不到的邊緣松土不計入設計有效厚度,,碾壓機械的壩上行駛速度不得大于2.5km/h,。
壩體填筑前應進行碾壓試驗,各設計參數(shù)符合設計要求后,,再進行壩體填筑,。碾壓試驗在壩體進行,若試驗結束的壩體達不到設計要求,,試驗土全部清除,,試驗重做。
4)壩體接頭,,接坡與結合部的施工,,為避免在壩體內(nèi)形成漏水通道,,對施工分段及在層與層之間應錯開1.0m的距離,分段條帶宜與老壩體軸線方向一致,。對于結合部的施工,,壩體與岸坡、壩體與基礎,,新壩體與老壩體的結合部位應特別注意,。新壩體填筑時,應將老壩體砌體拆除后回填土石料,,應重點碾壓,,大型機械不能碾壓的部位,應用人工配合打夯機夯實,,確保新壩體與老壩體結合良好。
5)上壩土料的鋪設第一,、第二層鋪設時盡量選用含粘粒較高的土料進行回填,,從第三層開始按普通防滲料進行回填。鋪土厚度要均勻,,超徑不合格土塊先打碎,,石塊剔除。上壩土料輔料是,,盡量避免粗粒形成的土體架空現(xiàn)象,。若鋪料時產(chǎn)生粗料集中,及時用人工,、或機械進行處理,,待處理好后才能進行碾壓。
6) 上壩土料用14t的羊腳碾碾壓,,碾壓遍數(shù)要通過碾壓試驗確定,,對填筑寬度較小(≤1.0m)的部位采用2.8kW 蛙式打夯機夯實填筑,。
7) 每層填土壓實后,,用環(huán)刀取樣,每層取樣2~3組,,測定其干容重,、含水量。并要求其合格率不小于90%,,實測的容重最小值不小于設計容重的0.05,。
8)上壩料鋪土采用進占法倒退鋪土,鋪料平行壩軸線,,順次進行,。做到算方上料,、定點卸料、隨卸隨平,、定機定人,、鋪平把關、插扦檢查,,以保證鋪土平整,、厚度均勻。嚴禁出現(xiàn)縱縫,。鋪填壩面應向上游傾斜1~2%的坡度,。
9)為保證層間結合良好,每層鋪土前對壩面進行刨毛厚度4~5cm,,調(diào)整含水量,,并應有專人負責。分段碾壓時,,相鄰兩段(塊)交接帶碾壓痕跡必須搭接,。順碾壓方向不小于0.5m,垂直碾壓方向不少于1.0m,,同時應注意上下層位置錯開,。
10)上壩料壓實應平行壩軸線,可采用進退錯距法,,保證一定的行車速度,。鋪壓設標記,以防漏壓,、欠壓和過壓,。
11)大壩下游坡填筑與壩腳排水溝平起鋪筑施工。碾壓方向必須與壩軸線平行,,相鄰兩次碾壓亦重迭的寬度為10~15cm,。
12)為保證土料正常的填筑含水量、當日降雨量大于15mm時,,即停止填筑,。
13)若發(fā)現(xiàn)層間結合不良、橡皮土,、剪力破壞,、漏壓、壓干土,、光滑面等現(xiàn)象時,,必須處理后才可鋪填新料。同時,對于由機械或人,,通過碾壓體時形成的干硬光面,,也必須認真刨毛處理。
14)大壩的填筑與壓實應連續(xù)進行,,長時間停工時鋪設保護層,,雨前停工應迅速用平碾將表層松土壓實,并禁止車輛及人員通過,。雨季停工前,,土料和反濾料必須設置保護層,復工前予以清除,。
3,、反濾層過渡料填筑
反濾層施工主要用自卸汽車從堆料場運來反濾料后,人工拉線填筑,。填筑工藝流程如下:下覆層頂面的清理→巖石面清理→測量定位上口線并拉線→填筑細砂保護層→整理并拍實細砂保護層邊坡→(分層填筑風化料)→填筑反濾料→整理并拍實反濾料→填筑過渡料→整理并拍實過渡料→填筑與反濾料結合部分的壩殼風化料→層頂面清理整形→平碾壓實反濾料→質檢取樣并做出質檢結論→隱蔽驗收簽證和質量評定,。
4、砼預制塊工程
壩坡修整好后,,用自卸汽車把混合砂從料場運至壩坡面,,然后用人工鋪好砂墊層,再在鋪好的砂墊層上鋪砼預制塊,。
砌筑時必須做到:認真掛線,自下而上,,錯縫豎砌,,緊靠密實,塞墊穩(wěn)固,,表面平整,,注意美觀。鋪設預制塊之前,,做好壩面的整形,,再進行預制塊的鋪設工作。
5,、漿砌塊石工程
漿砌塊石采用鋪漿法砌筑,,砂漿稠度30-50mm。砌筑時,,先鋪砂漿后砌筑,,石塊應分層臥砌,上,、下錯縫,,內(nèi)外塔砌,砌立穩(wěn)定。相鄰工作段的砌筑高差滿足設計要求,,每罷大體找平,,分段位置盡量設在沉降縫或伸縮縫處。在鋪砂漿之前,,石料應灑水濕潤,,使其表面充分吸水,但不能有殘留積水,?;铱p厚度一般為20-35mm,較大的空隙應用碎石填塞,,但不得在底座上或石塊的下面用高于砂漿層的小石塊支墊,。砌縫要做到飽滿,色澤自然,,勻稱美觀,,塊石形態(tài)突出,表面平整,,砌體外露表面的濺染砂漿及時清理,。砌體外露在砌筑后12-18h之內(nèi)及時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14d,,并保持外露面的濕潤,。漿砌石的結構尺寸和位置按設計要求控制,表面偏差控制在允許范圍之內(nèi),。就近工作面布置一臺0.25m3 移動式砂漿拌和機拌制砂漿,,并提前做好砂漿配合比試驗,選送合格的配合比并報請監(jiān)理人批準,。砂漿拌和均勻,,隨拌隨用,一次拌料應在其初凝前使用完畢,。
6,、植草護坡
壩體填筑完成后,進行撒播草種,,覆蓋腐埴土,,澆水,養(yǎng)護,。
a,、材料
(1)草種
應選擇適合于當?shù)貧夂驐l件、易于生長的草種,,或監(jiān)理工程師同意或指示的其他混合草種,。混合草種應試驗其萌芽情況,其純度和萌發(fā)率均應達到90%以上,。
(2)肥料
1)應優(yōu)先使用經(jīng)過漚制的農(nóng)家肥,。
2)如使用化肥時,應為標準農(nóng)田化肥并按袋裝提供,?;瘜W肥料中氮、磷,、鉀的含量應根據(jù)施工季節(jié)和土壤肥力狀況選定,。
3)混合肥料由10%的有機肥、20%的化肥,、70%的表土,,均勻拌和而成。有效營養(yǎng)成分符合要求的液體化肥也可使用,。
(3)水
種植或養(yǎng)護植物用水應無油,、酸、堿,、鹽或其他對植物生長有害的物質,,并應符合《農(nóng)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1992)的要求。
b,、施工要求
1,、撒播草種
(1)準備好地表面
地面無天然表土或天然表土厚度小于圖紙規(guī)定的厚度時,承包人應按本規(guī)范規(guī)定,,加鋪表土,,以形成厚度符合要求的表土層。
(2)播種方法及用量
a.承包人應事先將采用的機具和播種方法通知監(jiān)理工程師,。必要時承包人應在工程開始前作工藝的野外試驗。
b.除圖紙另有規(guī)定或監(jiān)理工程師指示外,,草籽播種量一般情況下每1000 m2平地面不少于6kg,,坡地面不少于9kg。
c.將采用的草籽和混合肥拌和,,均勻地撒播到已準備好的表土區(qū)內(nèi),,也可在播種前不多于48h施肥,使肥料深入到表土層內(nèi),,化肥的施肥量每1000 m2不少于70kg,。
(3)播種季節(jié)
a.應在圖紙規(guī)定的季節(jié)正常播種、施肥和覆蓋,。如圖紙未規(guī)定具體日期時,,應在當?shù)厣L季節(jié)進行播種、施肥和覆蓋。
b.在刮風天不應播種,,也不應在過濕或未經(jīng)耕作的土地播種,。
7、彈石路面施工
當壩體砌筑到設計高程后,,對壩頂路基進行人工整平,、碾壓,自卸汽車將彈石從料場運輸至壩頂分堆卸料,,人工攤鋪,,保證泥結石墊層厚度和平整度,并用16T振動碾靜壓3遍,,路面要求平整,,按設計要求及規(guī)范規(guī)定的技術參數(shù)施工。
8,、觀測設施工程施工
A,、概述
為保障水庫工程安全運行,并積累資料,,以反饋于設計和施工,,根據(jù)《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的要求,依據(jù)《土石壩安全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SL60-94)及水庫初步設計報告,,進行水庫工程監(jiān)測設計,。據(jù)《土石壩安全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SL60-94)附錄A總則Al土石壩安全監(jiān)測項目分類表之規(guī)定,水庫工程觀測主要項目為大壩表面變形,、滲流量觀測,、上游水位及降水量和氣溫監(jiān)測。
本標原型觀測項目為大壩觀測設施的審定,、安裝,、埋設、施工期觀測及其觀測資料的整編,。
主要觀測內(nèi)容為:
壩體表面位移觀測,;
(1) 滲流觀測;
(2) 庫水位觀測,。
B,、引用標準和規(guī)程規(guī)范
《國家一、二等水準測量規(guī)范》GB12897-91,;
《水位表觀測標準》GB138-93,;
《砼大壩安全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SDJ336-89;
《土石壩安全監(jiān)測技術規(guī)范》SL60-94,;
《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guī)范》S選自.投標書代寫網(wǎng) yipai178.com L52-93,;
《國家三角測量和精密導線測量規(guī)范》,。
C、原型觀測,、設施施工
1)位移標點
在砌石到埋設部位時,,預留埋設坑井,將φ50mm鋼管插入坑井中央,。然 后回填砂將鋼管固定,,再回填粘土墊層和碎石墊層,在碎石墊層上立模,、綁扎鋼筋,,澆筑鋼筋混凝土觀測墩,墩頂點水平預埋焊有銅標頭的不銹鋼板,,養(yǎng)護砼到一定齡期后拆除模板,,最后將觀測墩附近用護坡塊石進行圍護。
2)起測基點,、工作基點和校核基點
起測基點,、工作基點和校核基點位于每一排位移標點兩岸延長線的巖石或堅實的土基上,且起測基點與位移標點高程一致,。
測量放樣定出基點位置后,,采用人工開挖基點基礎,基礎底部回填細砂和石碴進行找平并夯實,。立模,、綁扎鋼筋并澆筑觀測墩砼,在墩頂部預埋帶十字線和銅標頭的不銹鋼板,,砼養(yǎng)護到一定齡期后拆模,。
3)量水堰
量水堰設置在壩后河床上,用于觀測壩體的滲流量,。
D,、施工期觀測和資料整編
各原型觀測設備安裝完畢后,及時對觀測儀器進行測試,、校正,,建立初始號讀數(shù)。施工期觀測做到“四無”,,即無缺測、隨時記錄,、隨時計算,、隨時校核;“四固定”,,即人員固定,、儀器固定,、測數(shù)固定、時間固定,。
在汛期和測值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增加測次,,并及時向監(jiān)理工程師提供觀測資料,同時研究處理措施,。按照規(guī)程和規(guī)范規(guī)定的測讀頻率進行觀測,,并將觀測結果及時整編進行分析。使用監(jiān)理工程師批準的格式將各種儀器的有關參數(shù),、安裝后的初始讀數(shù)和全部儀器設備檔案卡等整編成冊,。
及時將觀測數(shù)據(jù)換算成相應的物理量,并繪制其變化過程線,,并定期將觀測成果分析報送監(jiān)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