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地面排水的構造與布置
路基地面排水的構造與布置
1.邊溝
1)作用:設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側或低路堤的坡腳外側,,多與路中線平行,,用以匯集和排除路基范圍內(nèi)和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
2)布設:
邊溝的排水量不大,,一般不需進行水力和水文計算,。
依據(jù)沿線具體條件,選用標準橫斷面,。
邊溝的縱坡一般與路線縱坡一致,。
橫斷面形式:有梯形、矩形,、三角形及流線形等,。
3)構造:
梯形邊溝——內(nèi)側邊坡為選自.投標書代寫網(wǎng) yipai178.com 1:1.0-1:1.5,外側邊坡坡度與挖方邊坡坡度相同,。
矩形——石方路段,,其內(nèi)側邊坡直立,外側邊坡坡度與挖方邊坡相同,。
三角形——少雨淺挖地段的土質(zhì)邊溝,,其內(nèi)側邊坡宜采用1:2-1:3,外側坡度與挖方邊坡坡度相同,。
流線型——適用于沙漠或積雪地區(qū)的路基,。
2.截水溝
1)作用:
設置在挖方路基邊坡坡頂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適當?shù)攸c,,用以攔截排除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徑流,,減輕邊溝的水流負擔,保證挖方邊坡和填方坡腳不受流水沖刷,。
山坡填方路段可能遭到上方水流的破壞作用,,此時必需設截水溝,,以攔截山坡水流保護路堤。
2)構造:
橫斷面形式梯形,,溝的邊坡坡度,,一般采用1:1.0-1:1.5,溝底寬度不小于0.5m,溝深按設計流量而定,,亦不應小于0.5m,。
3)布設:
截水溝與絕大多數(shù)地面水流方向垂直。
溝底應具有0.5%以上的縱坡,,必要時予以加固和鋪砌,。
截水溝的長度以200m~500m為宜。
3.排水溝
1)作用:
主要用途在于引水,,將路基范圍內(nèi)各種水源的水流(如邊溝,、截水溝、取土坑,、邊坡和路基附近積水),,引至橋涵或路基范圍以外指定地點。
2)構造:
橫斷面一般采用梯形,,尺寸大小應經(jīng)過水力水文計算選定,。底寬與深度不宜小于0.5m,土溝的邊坡坡度約為1:1-1:1.5,。
3)布設:
連續(xù)長度不超過500m,。
排水溝應具有合適的縱坡。
4)路基排水溝渠的加固:可結合當?shù)貤l件,,根據(jù)溝渠土質(zhì),、水流速度、溝底縱坡和使用要求等而定,。
4.跌水與急流槽
1)布設:用于陡坡地段,,溝底縱坡可達45度。
2)跌水適用條件:
單級跌水適用于排水溝渠連接處,。
較長陡坡地段的溝渠,,為減緩水流速度。并予以消能,,可以采用多級跌水,。
3)跌水構造:進水口、消力池和出水口三個組成部分,。
4)急流槽
適用條件:縱坡比跌水的平均縱坡更陡,,結構的堅固穩(wěn)定性要求更高,是山區(qū)公路回頭曲線溝通上下線路基排水及溝渠出水口的一種常見排水設施,。
急流槽的構造按:水力計算特點,,由進口,、主槽(槽身)和出口三部分組成。
5.倒虹吸與渡水槽
1)倒虹吸
設置:溝渠水位高于路基設計標高,。
虹吸管道:箱形和圓形兩種,;
材料:水泥混凝土和鋼筋混凝土結構、臨時性簡易管道可用磚石結構,、永久性或急需時亦可改用鋼鐵管,。
2)渡水槽
設置:原水道與路基設計標高相差較大,可設簡易橋梁,,架設水槽或管道,,從路基上部跨越,以勾通路基兩側的水流,。
渡水槽組成:由進出水口,、槽身和下部支承三部分組成。
6.蒸發(fā)池
布設:氣候干旱,、排水困難地段,,可利用沿線的集中取土坑或?qū)iT設置蒸發(fā)池排出地表水。
蒸發(fā)池的容量:以一個月內(nèi)路基匯流入池中的雨水能及時完成滲透于蒸發(fā),。
- 上一篇: 路基路面排水設計要求及設計一般原則
- 下一篇: 乳化瀝青稀漿封層的作用和使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