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腳手架工程20個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
外腳手架坍塌事故屢見不鮮,,原因何在?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工程常見問題及解決措施,!具體內(nèi)容可詳規(guī)范《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11),!
一,、腳手架工程未編制專項施工方案
解決措施:
1、腳手架工程在施工前必須單獨編制安全施工專項方案,,并按規(guī)定審批后方可施工,。
2、搭設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工程,;附著式整體和分片提升腳手架工程,;懸挑腳手架工程;吊籃腳手架工程,;自制卸料平臺,、移動操作平臺工程;新型及異型腳手架工程,,不但要編制施工方案,,而且還要編制結構計算書,審批手續(xù)要健全,。
3,、搭設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鋼管扣件腳手架工程;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著式整體和分片提升腳手架工程,;架體高度20m及以上懸挑式腳手架工程,;其施工方案需經(jīng)專家組論證,論證報告修改完善,,并經(jīng)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項目總監(jiān)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簽字后,方可組織實施,。
二,、腳手架基礎不符合要求
解決措施:
1、腳手架地基與基礎施工,,必須根據(jù)腳手架搭設高度,,搭設場地、土質(zhì)情況與現(xiàn)場行國家標準有關規(guī)定進行,;
2,、腳手架底座墊板標高宜高于自然地坪50mm;
3,、基礎應素土夯實,,鋪設混凝土墊層,上墊50—60mm厚木板并設鋼板底座或仰口槽鋼,;
4,、當腳手架基礎下有設備基礎、管溝時,,在腳手架使用過程中不應開挖,,否則必須采取加固措施;
5,、落地腳手架基礎必須有可靠的排水措施,;
6、基礎必須連續(xù)設置,,高低差不得大于1m,。
三、腳手架首根立桿根部橫向墊板不符合要求
解決措施:
1,、底座墊板均應精確地放在定位線上,;
2、墊板宜采用長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厚的木墊板,,也可采用仰口槽鋼。
四,、腳手架鋼管質(zhì)量不符合要求,、鋼管未防腐處理
解決措施:
1、腳手架鋼管應采用現(xiàn)行國家標準《直縫電焊鋼管》(GB/T1379)或《低壓流體輸送用焊接鋼管》(GB/T3092)中規(guī)定的3號普通鋼管,,其質(zhì)量應符合現(xiàn)行國家標準《碳素結構鋼》(GB/T700)中Q235—A級鋼的規(guī)定,。宜采用ф48.3×3.6 mm鋼管;
2,、桿件,、扣件進場使用前應按國家檢驗批規(guī)定抽樣送法定檢測單位進行二次檢測,,達到合格數(shù)據(jù)后使用。
3,、鋼管上嚴禁打孔,;嚴禁將不同外徑鋼管混合使用;
4,、鋼管內(nèi),、外應刷防銹兩道,剪刀撐(拋撐)使用紅白相間或黃黑相間顏色的鋼管,。
五,、腳手架搭設方案設計計算不全面
解決措施:
1、腳手架搭設應做縱向,、橫向水平桿等受彎構件從強度和連接扣件抗滑承載力計算,;
2,、做立桿的穩(wěn)定性計算,;
3、做連墻件的強度,、穩(wěn)定性和連接強度的計算,;
4、做立桿的基礎承載力的計算,。
六,、腳手架主節(jié)點處缺少小橫桿
解決措施:
1、主節(jié)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在縱向水平桿上,,且嚴禁拆除;
2,、主節(jié)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mm,;
3、在雙排腳手架中,,靠墻一端的外伸選自.投標書代寫網(wǎng) yipai178.com 長度不應大于0.4L,,且不應大于500mm;
4,、作業(yè)層非主節(jié)點處小橫桿宜據(jù)腳手板鋪設的需要設置,,最大間距不應大于縱距的1/2。
七,、腳手架缺少連墻件及搭接不符合要求
解決措施:
1,、架體高度不大于50m時,三步三跨要設置一處連墻件,,架高不小于50m時,,二步三跨要設置一處連墻件,,宜優(yōu)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2、立桿必須用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宜靠近主節(jié)點設置,,偏離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
3,、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開始設置,,當設置有困難時,應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4,、對高度在24m以下的單、雙排腳手架,,宜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亦可使用采用拉筋和頂撐配合使用的附墻連接方式。嚴禁使用僅有拉筋的柔性連墻件,;連墻件的頂撐應可靠地頂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結構部位。拉筋應采用兩根以上直徑4mm的鋼絲擰一股,,使用時不應小于2股,;亦可采用直徑不小于6mm鋼筋;
5,、對于高度24m及以上的雙排腳手架,,必須采用剛性連墻件與建筑物可靠連接;連墻件中的連墻桿或拉筋宜呈水平設置,,當不能水平設置時,,與腳手架連接的一端應下斜連接,不應采用上斜連接,;
6,、架高超過40m時且有風渦流作用時,應采取抗上升翻流作用的連墻措施,。
八,、立桿搭接、立桿上的接頭沒有交錯布置
解決措施:
1,、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外,,其余各層各步接頭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
2,、立桿上的接頭處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的立桿的接頭不應布置在同步內(nèi),,同步內(nèi)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鄰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jié)點不宜大于步距的1/3,。
九,、腳手架的搭設高度未超過作業(yè)層
解決措施: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的連墻件以上兩步,,且應超過作業(yè)層一步架,,否則應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十,、腳手架縱向水平桿搭接和對接接頭未交錯布置
解決措施: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nèi),;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最近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1/3,。
十一,、腳手架縱、橫向掃地桿設置不符合要求
解決措施:
1,、腳手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2,、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應大于1m??窟吰律戏降牧U軸線和邊坡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
十二、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兩端連墻件設置不夠,,未設橫向斜撐
解決措施:
1、一字型,、開口型腳手架兩端必須加強設置連墻件,,連墻件的垂直間距不應大于建筑物的層高,并不應大于4m(2步),;應從底層第一步縱向水平桿處設置在立桿上,,偏離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
2,、一字型,、開口型雙排腳手架的兩端均必須設置橫向斜撐,中間每隔6跨設一道,。
十三,、腳手架搭設未設置剪刀撐或搭設不到位
解決措施:
1,、雙排腳手架應設置剪刀撐與橫向斜撐,并應隨立桿,、水平桿等同步搭設,,各底層斜桿下端必須支撐在墊塊或墊板上;
2,、高度24m以下的封閉單雙排腳手架,,均必須在架體外側立面兩端的角桿處開始設置一道剪刀撐,并由底面至頂部連續(xù)設置,,中間各道剪刀撐之間的凈距不應大于15m,;
3、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封閉雙排腳手架應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連續(xù)設置剪刀撐,。架體端部拐角處應設置橫向斜撐外,,中間每隔6跨設置一道,由低層至頂層呈之字型連續(xù)設置,。
十四,、剪刀撐跨越立桿的根數(shù)及搭接作法不符合要求
解決措施:
1、剪刀撐跨越立桿7根時,,其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45º,;剪刀撐跨越立桿6根時,其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50º,;剪刀撐跨越立桿5根時,,其斜桿與地面的傾角為60º;
2,、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宜在45º—60º之間,;
3,、剪刀撐斜桿接長宜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m,,應采用不少于2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的邊緣至桿端距離不應小于100mm;
4,、剪刀撐的斜桿應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桿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旋轉扣件中心線至主節(jié)點不宜大于150mm。
十五,、腳手板的設置不符合規(guī)定
解決措施:
1,、使用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串竹片腳手板時,,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兩端均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單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的一端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縱向水平桿上,另一端插入砌體內(nèi)的長度不應小于180mm,。作業(yè)層腳手板應鋪滿,、鋪穩(wěn),離開墻面120—150mm,;
2,、沖壓鋼腳手板、木腳手板,,應設置在三根橫向水平桿上,。當腳手板長度小于2m時,可采用兩根橫水平桿支承,,但應將腳手板兩端與其可靠固定,,嚴防傾翻;腳手板的鋪設可對接平鋪,,亦可采用搭設接鋪設,;腳手板對接平鋪時,接頭處必須設兩根橫向水平桿,,腳手板伸長應取130—150mm,,兩塊腳手板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于300mm;腳手板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承在橫向水平桿上,,搭接長度應大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桿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
3,、作業(yè)層端部腳手板探頭長度應取150mm,其板長兩端均應與支承桿可靠的固定,,連在前段上探頭腳手板應用直徑3.2mm的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桿件上,,在拐角,、斜道平臺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防止滑動,;
4、自頂層作業(yè)層的腳手板往下計,,宜每隔12m滿鋪一層腳手板,。
十六、人行并兼作材料運輸?shù)男钡啦环弦?guī)定要求
解決措施:
1、高度不大于6m的腳手架,,宜采用一字型斜道,;高度大于6m的腳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
2,、斜道宜附著外腳手架或建筑物設置,運料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5m,,坡度宜采用1:6,,人行斜道寬度不宜小于1m,坡度宜采用1:3,;拐彎處應設置平臺,,其寬度不能小于斜道寬度;
3,、斜道兩側及平臺外圍均應設置欄桿及擋腳板,,欄桿高度應為1.2m,中間加橫桿,,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80mm,;
4、斜道兩側,、平臺外圍和端部均應按規(guī)范6.1.4—6.4.6 條的規(guī)定設置連墻件,;每兩步應加設水平斜桿,應按規(guī)范6.6.2和6.6.3條規(guī)定加設剪刀撐和橫向斜撐,;
5,、斜道腳手板鋪設應符合規(guī)定要求
(1)腳手板橫鋪時,應在橫向水平桿下增設縱向支托桿,,縱向支托桿間距不應大于500mm,;
(2)腳手板順鋪時,接頭宜采用搭接,,下面的板頭應壓住上面的板頭,,板頭的凸棱處宜采用三角木填順;
(3)人行斜道和運料斜道的腳手板上應每隔250—300mm設置一根防滑條,,木條厚度宜為20—30mm,。
十七、施工區(qū)通過架體的門洞搭設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
解決措施:
1,、單,、雙排腳手架門洞宜采用上升斜桿、平行弦桁架結構,;
2,、具體搭設方法應按規(guī)范6.5.1—6.5.5條要求搭設,。
十八、在建工程使用單排腳手架,,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
解決措施:
1,、下列在建工程不應使用單排腳手架:
(1)墻體厚度小于或等于180mm;
(2)建筑物高度超過24m(含24m),;
(3)空斗磚墻,、加氣塊墻等輕質(zhì)墻;
(4)砌筑砂漿強度小于或等于M1.0的磚墻,。
2,、單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不應設置在下列部位:
(1)建筑物設計不準留腳手眼的地方;
(2)過梁上與過梁兩端成60º角的三角形范圍內(nèi)及過梁靜跨度1/2的高度范圍內(nèi),;
(3)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
(4)梁或梁墊下及其兩側各500mm的范圍內(nèi);
(5)磚砌體的門窗洞口兩側200mm和轉角處450mm的范圍內(nèi),;其他砌體的門窗洞口兩側300mm和轉角處600mm范圍內(nèi),;
(6)獨立或附墻磚柱。
3,、腳手架內(nèi)作業(yè)層均布荷載不應超過規(guī)范規(guī)定,,其結構架每平方米不能超過3.0KN;裝修架每平方米不能超過2.0KN,;工具式腳手架每平方米不能超過1.0KN,。
十九、鋼管的扣件質(zhì)量和安裝不符合規(guī)定要求
解決措施:
1,、新扣件進場應有生產(chǎn)許可證和產(chǎn)品質(zhì)量合格證,、法定檢測單位的檢測報告。還應按國家標準《鋼管腳手架扣件》(GB15831)的規(guī)定進行抽樣檢測,;
2,、舊扣件進場后按規(guī)定送法定檢測單位進行二次檢驗檢測合格后使用;還應按規(guī)定進行逐件檢查,,有裂縫,、變形的嚴禁使用,出現(xiàn)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
3,、新、舊扣件均應進行防銹處理,。
4、扣件的安裝其規(guī)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同,,要備有扭矩搬手按規(guī)定檢測螺栓擰緊的扭力矩。
(1)扣件螺栓擰緊的扭力矩不應小于40Nm,且不應大于65Nm,;
(2)在主節(jié)點處固定在橫水平桿,、縱向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斜撐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轉扣件從中心點的相互距離不應大于150mm;
(3)對接扣件開口應朝上或朝內(nèi),;
(4)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
二十、架體內(nèi)水平網(wǎng)未封閉,、內(nèi)排桿與建筑物之間未封閉
解決措施:
1,、腳手架內(nèi)必須按規(guī)定張掛水平安全網(wǎng),嚴禁使用密目式安全網(wǎng)代替平網(wǎng)用,;
2,、架內(nèi)3m高時(2步架)必須張掛首層安全網(wǎng);
3,、建筑物作業(yè)層下應張掛水平安全網(wǎng)(跟網(wǎng)),,腳手架內(nèi)排桿與建筑物之間空隙大于150mm時應進行封閉或防護;
4,、作業(yè)層下每隔10m設置一道水平安全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