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久久国产综合张津瑜亚洲国产激情福利专区|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久久五月精品视频|欧美日韩成人精品|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小早川怜子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丰满人妻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精品福利|黑料吃瓜在线看|国产精品露脸自拍|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日本av熟女名单,最近最新中文字幕第二页,久久五月精品中文字幕

歡迎來到北京標俠科技 - 您身邊的投標助手,!

鋼筋工程量計算-標書制作
首頁 > 預算 > 工程預算 >

鋼筋工程量計算

欄目:工程預算時間:2020-09-04

一,、鋼筋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

1、鋼筋工程,應區(qū)別現(xiàn)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guī)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

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guī)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guī)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guī)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各類鋼筋計算長度的確定

鋼筋長=構件長-保護層*2+彎勾長*2+彎起鋼筋增加值(△L)*2

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

受力鋼筋的保護層,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不應小于受力鋼筋直徑,并應符合下表要求:

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

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見下表:

1.jpg

附注:①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35㎜,無墊層時不應小于70㎜;

②板墻殼中的分布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表中相應數值減10㎜,且不應小于10㎜;梁柱中的箍筋和構造筋的保護層不應小于15㎜.

2. 箍筋的彎勾長度:

平鉤( 180 °) 6.25d ,;

直鉤( 90 °) 3.5d ;

斜鉤( 135 °) 4.9d

3. 彎起鋼筋增加長度:

30 °: 0.268H0;

45 °: 0.41H0;

60 °: 0.585H0

4. 箍筋長度:

封閉方箍 箍筋長度=2*(長+寬)+20d

或=構件截面外邊周長-8倍保護層厚+27.8d

⑶ 箍筋根數的確定: N= (構件長 - 保護層) / 間距 +1

二 各種構件鋼筋計算方法

基礎

(一) 條形基礎

1,、橫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一般為6~16mm;間距為120—250mm,。

2,、縱向分布鋼筋的直徑,一般為5~6mm,;間距為250~350mm,。

3,、條形基礎的寬度B≥1600mm時,橫向受力鋼筋的長度可減至0.9B,,交錯布置,,如圖2-3示。

2.jpg

(二)獨立基礎

1,、獨立基礎系雙向受力,其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于8mm,,間距為100~200mm,。沿短邊方向的受力鋼筋一般置于長邊受力鋼筋的上面。當基礎邊長B≥3000mm時(除基礎支承在樁上外),,受力鋼筋的長度可減為0.9B交錯布置,。

2、現(xiàn)澆柱下獨立基礎的插筋直徑,、根數和間距應與柱中鋼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彎鉤,放在基礎的鋼筋網上,,如圖2-5示,。當基礎高度較大時,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與柱中箍筋相同,,基礎內設置二個。

3.jpg

梁的平法標注

● 梁的平面注寫包括集中標注與原位標注,,集中標注表達梁的通用數值,,原位標注表達梁的特殊數值。

●集中標注包括梁編號,、梁截面尺寸,、箍筋、通長筋或架立筋配置,、梁側面縱向構造鋼筋或受扭鋼筋配置,、梁頂面標高高差(該項為選注)。

●原位標注內容包括梁支座上部縱筋(該部位含通長筋在內所有縱筋),、梁下部縱筋,、附加箍筋或吊筋、集中標注不適合于某跨時標注的數值,。

4.jpg

集中標注表示:框架梁KL1,,3跨,一端有懸挑,截面為300*600,;箍筋為I級鋼筋,,直徑8,,加密區(qū)間距為100,非加密區(qū)間距為200 ,,均為兩肢箍,;上部通長筋為2根直徑22的二級鋼;

原位標注表示:支座1上部縱筋為4根直徑22的二級鋼,,支座2兩邊上部縱筋為6根直徑22的二級鋼分兩排,,上一排為4根,下一排為2根,;第一跨跨距3600,,下部縱筋為3根直徑18的二級鋼,全部伸入支座,,,;第二跨跨距5800,下部縱筋為4根直徑18的二級鋼,,全部伸入支座,;以后類推。

梁的平法鋼筋工程量計算

1)平法樓層框架梁常見的鋼筋計算方法有以下幾種:

上部貫通筋:

上部貫通筋長L=各跨長之和—左右支座內側寬+錨固長度+搭接長度

錨固長度取值:

當支座寬度—保護層大于等于LaE且大于等于0.5hc+5d時,,錨固長度=max(LaE,0.5hc+5d);

當支座寬度—保護層<LaE時,,錨固長度=支座寬度—保護層+15d。

說明:hc為柱寬,,d為鋼筋直徑,。

端支座負筋:

上排鋼筋長L=Ln/3+錨固長度

下排鋼筋長L=Ln/4+錨固長度

說明:為梁凈跨長,錨固長度同上部貫通筋,。

中間支座負筋:

上排鋼筋長L=2﹡(Ln/3)+支座長度

下排鋼筋長L=2﹡(Ln/4)+支座長度

架力筋:

架力筋長L=(Ln/3)+2*搭接長度(可按2*150mm計算)

下部鋼筋:

下部鋼筋長= [凈跨長+2*錨固長度(或0.5h+5d)]

下部貫通筋:

下部貫通筋長L=各跨長之和—左支座內側寬—右支座內側寬+錨固長度+搭接長度

梁側面鋼筋:

梁側面鋼筋長L=各跨長之和—左支座內側寬—右支座內側寬+錨固長度+搭接長度

j. 箍筋:

箍筋長度L=2*(梁高—2*保護層+梁寬—2*保護層)+2*11.9d+4d

箍筋根數n=2*[加密區(qū)長度—50/加密區(qū)間距+1]+[(非加密區(qū)長度/非加密區(qū)間距)—1]

5.jpg

手工計算結果如下:

上部通長筋2b22:

L=各跨長之和+懸梁跨長+左支座左半寬-2*BHC+max(Lae-支座寬+BHC,15d)+12d =3600+5800+3600+2800+200-2*25+35*22-400+25+12*22 =15950+395+264

支座1右端上部一排筋2b22:

L=Ln/3(Ln為凈跨值)+支座寬-BHC+ max(Lae-支座寬+BHC,15d)

= (3600-200*2)/3+400-25+35*22-400+25 =1442+395

6.jpg

支座2兩端上部一排筋2b22:

L=Ln(支座兩邊較大一跨的凈跨值)/3+支座+Ln/3

= (5800-200*2)/3+400+ (5800-200*2)/3 = 4000

支座2兩端上部二排筋2b22:

L=Ln(支座兩邊較大一跨的凈跨值)/4+支座+Ln/4 =(5800-200*2)/4+400+(5800-200*2)/4 =3100

7.jpg

支座3兩端上部一排筋2b22:

L=Ln(支座兩邊較大一跨的凈跨值)/3+支座+Ln/3

= (5800-200*2)/3+400+ (5800-200*2)/3 = 4000

支座3兩端上部二排筋2b22:

L=Ln(支座兩邊較大一跨的凈跨值)/4+支座+Ln/4 =(5800-200*2)/4+400+(5800-200*2)/4=3100

支座4兩端上部一排筋2b22:

L=Ln/3(Ln為凈跨值)+支座寬+懸梁長-BHC

= (3600-200*2)/3+400+2800-200-25 = 4042

8.jpg

箍筋尺寸: L1=300-2*25+2*8=266 L2=600-2*25+2*8=566

箍筋根數計算:

第一跨箍筋根數:

N=2*Round(1.5Hb-50)/間距+Round(Ln-2*1.5*Hb)/間距+1 =2*Round[(1.5*600-50)/100]+Round[(3600-400-2*1.5*600)/200]+1=2*9+7+1=26根

第二跨箍筋根數:

N=2*Round[(1.5*600-50)/100]+[Round(5800-400-2*1.5*600)/200]+1

=2*9+18+1=37根

第三跨箍筋根數:(同第一跨 ) N=26根

右懸梁箍筋根數:N=Round[(2800-200-2*50)/100] +1 =26根

總根數:N=26+37+26+26=115根

柱的鋼筋

9.jpg

柱是承受壓力和彎矩的構件,,一般分為縱向鋼筋與箍筋。柱中縱向鋼筋用來幫助混凝土承受壓力,,箍筋能陰止混凝土的橫向變形,,且稍能提高混凝土抗壓強度,還可以使縱向鋼筋定位,,組成鋼筋骨架,。

一、柱縱向受力鋼筋

1,、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不宜小于12mm,不少于4根,,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圓柱中縱向鋼筋宜沿周邊均勻布置,根數產宜少于8根,,且不應少于6根,。

(2)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于50mm,;對水平澆筑的預制柱,其縱向鋼筋的最小凈間距可按梁的有關規(guī)定取用,。

(3)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于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4)當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h>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設置直徑為10-16mm的縱向構造鋼筋,并相應設置復合箍筋或拉筋,。

2,、現(xiàn)澆柱中縱向鋼筋的接頭,應優(yōu)先采用焊接或機械連接,。接頭宜設置在柱的彎矩較小區(qū)段,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柱每邊鋼筋不多于4根時,,可在一個水平面上連接,如圖a,;柱每邊鋼筋5~8根時,,可在二個水平面上連接。

(2)下柱伸入上柱搭接鋼筋的根數及直徑,,應滿足上柱受力的要求,;當上下柱內鋼筋直徑不同時,搭接長度應按上柱內鋼筋直徑計算,。

(3)下柱伸入上柱的鋼筋折角不大于1:6時,,下柱鋼筋可不切斷而彎伸至上柱搭接,如圖b,;當折角大于1:6時,,應設置插筋,如圖c或將上柱鋼筋錨在下柱內,,如圖d,。

10.jpg

說明(a)上下柱鋼筋搭接

(b)下柱鋼筋彎折身入上柱

(c)加插筋搭接

(d)上柱鋼筋伸入下柱

3、頂層柱中縱向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頂層中間節(jié)點的柱縱向鋼筋及頂層端節(jié)點的內側柱縱向鋼筋可用直線方式錨入頂層節(jié)點,,其自梁底標高算起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La,且柱縱向鋼筋必須伸至柱頂,。當頂層節(jié)點處梁截面高度不足時,,柱縱向鋼筋應伸至柱頂并向節(jié)點內水平彎折,如圖a,;當柱頂有現(xiàn)澆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0時,,柱縱向鋼筋也可向外彎折,如圖b,。彎折后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于12d(d為縱向鋼筋直徑),。

11.jpg

頂層柱中縱向鋼筋的錨固

說明:(a)柱縱向鋼筋向內彎折

(b)柱縱向鋼筋向外彎

(2)框架頂層端節(jié)點處,可將柱外側縱向鋼筋的相應部分彎人梁內作梁上部縱向鋼筋使用,,如圖a,,共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5La;其中,,伸入梁內的外側縱向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小于外側縱向鋼筋全部截面面積的65%,。梁寬范圍以外的柱外側縱向鋼筋宜沿節(jié)點頂部伸至柱內邊,并向下彎折不小于8d后截斷,;當柱縱向鋼筋位于柱頂第二層時,,可不向下彎折。當有現(xiàn)澆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0時,,梁寬范圍以外的縱向鋼筋可伸入現(xiàn)澆板內,其長度與伸入梁內的柱縱向鋼筋相同,。

12.jpg

說明:(a)柱外側縱向鋼筋彎人梁內作梁上部縱向鋼筋用

(3)框架梁頂節(jié)點處,,也可將梁上部縱向鋼筋彎入柱內與柱外側縱向鋼筋搭接,如圖b,,其搭接長度豎直段不應小于1.7La,。當梁上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大于1.2%時,彎入柱外側的梁上部縱向鋼筋應滿足以上規(guī)定的搭接長度,,且宜分兩批截斷,,其截斷點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20d(d為梁上部縱向鋼筋直徑)。柱外側縱向鋼筋伸至柱頂后宜向節(jié)點內水平彎折,,彎折段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于12d(d為柱外側縱向鋼筋直徑),。

13.jpg

說明:(b)梁上部縱向鋼筋彎入柱內與柱外側縱向鋼筋搭接

二、柱箍筋

1,、柱及其他受壓構件中的周邊箍筋應做成封閉式,;對圓柱中的箍筋,搭接長度不應小于錨固長度La,,且末端應做成135度彎鉤,,彎鉤末段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

2,、箍筋間距不應大于400mm及構件截面的短邊尺寸,,在綁扎的骨架中不應大于15d( 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直徑),在焊接的骨架中不應大于20d。

3、箍筋直徑不應小于d/4,,且不應小于6mm(d為縱向鋼筋的最大直徑),。

14.jpg

說明:(a)方柱箍筋

(b)(c)方柱復合箍筋

(d)(e)矩形柱復合箍筋

(f)圓柱箍筋

(g)圓柱復合箍筋

4、當柱中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大于2%時,,箍筋直徑不應小于8mm,,間距不應大于縱向受力鋼筋最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于200mm,;箍筋末端應做成135度彎鉤且彎鉤末端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閉環(huán)式。

5,、當柱截面短邊尺寸大于400mm且各邊縱向鋼筋多于3根時,,或當柱截面短邊尺寸不大于400mm但各邊縱向鋼筋多于4根時,應設置復合箍筋,,如圖,。

6、柱中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內的箍筋間距應符合“鋼筋連接”的規(guī)定,。

15.jpg

說明:(a)方柱箍筋

(b)(c)方柱復合箍筋

(d)(e)矩形柱復合箍筋

(f)圓柱箍筋

(g)圓柱復合箍筋

平法柱鋼筋計算

1.基礎部分鋼筋計算

基礎插筋L=基礎高度—保護層+基礎彎折a(大于等于150)+基礎鋼筋外露長度Hn/3(Hn指樓層凈高)+搭接長度(焊接時為0)

2.首層柱鋼筋計算:

柱縱筋長度=首層層高—基礎柱鋼筋外露長度Hn/3+本柱層鋼筋外露長度max(大于等于 Hn/6,大于等于500,,大于等于柱截面長邊尺寸)+搭接長度(焊接時為0)

3.中間柱鋼筋計算:

柱縱筋長L=本層層高—下層柱鋼筋外露長度max(大于等于Hn/6,大于等于500,大于等于柱截面長邊尺寸)+本柱層鋼筋外露長度max(大于等于 Hn/6,大于等于500,,大于等于柱截面長邊尺寸)+搭接長度(焊接時為0)

4.頂層柱鋼筋計算:

柱縱筋長L=本層層高—下層柱鋼筋外露長度max(大于等于Hn/6,大于等于500,大于等于柱截面長邊尺寸)—屋頂節(jié)點梁高+錨固長度

錨固長度確定分為三種:

當為中柱時,直錨長度<LaE時,,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12d,;當柱縱筋的直錨長度(即伸入梁內的長度)不<LaE時,錨固長度=梁高—保護層,。

當為邊柱時,,邊柱鋼筋分2根外側錨固和2根內側錨固。外側鋼筋錨固大于等于1.5LaE,內側鋼筋錨固同中柱縱筋錨固,。

當為角柱時,,角柱鋼筋分3根外側和1根內側錨固。

5.柱箍筋計算:

a.柱箍筋根數計算:

基礎層柱箍筋根數N=在基礎內布置間距不少于500且不少于兩道矩形封閉非復合箍底層柱箍筋

根數N=(底層柱根部加密區(qū)高度/加密區(qū)間距)+1+(底層柱上部加密區(qū)高度/加密區(qū)間距)+1+(底層柱中間非加密區(qū)高度/非加密區(qū)間距)-1

樓層或頂層柱箍筋根數N=(下部加密區(qū)高度+上部加密區(qū)高度)/加密區(qū)間距)+2+(柱中間非加密區(qū)高度/非加密區(qū)間距)-1

三,、實例

平法柱配筋計算

柱鋼筋主要分為縱筋和箍筋,。

柱縱筋分角筋、截面b邊中部筋和h邊中部筋,;相鄰柱縱向鋼筋連接接頭要相互錯開,;在同一截面內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大于50%;柱縱筋連接方式包括綁扎搭接,、機械連接和焊接連接,。

柱箍筋按鋼筋級別、直徑、間距注寫,,當為抗震時用斜線“/”

區(qū)分柱端箍筋加密區(qū)與柱身非加密區(qū)內箍筋不同間距,。如柱全高

為一種間距時則不用“/”;圓柱采用螺旋箍筋時需在箍筋前加“L”

16.jpg

注:KZ1為邊柱,,C25砼, 三級抗震,采用焊接連接,,主筋在基礎內水平彎折為200, 基礎箍筋2根,,主筋的交錯位置,、箍筋的加密位置及長度按“03G101-1規(guī)范”計算 。

手工計算結果如下:

考慮相鄰縱筋連接接頭需錯開,,縱筋要分兩部分計算:

17.jpg

基礎部分:

6b25:

L1=底部彎折+基礎高+基礎頂面到上層接頭的距離(滿足>=Hn/3) =200+(1000-100)+(3200-500)/3 =200+1800

6b25:

L2=底部彎折+基礎高+基礎頂面到上層接頭的距離+縱筋交錯距離

=200+(1000-100)+(3200-500)/3+Max(35d,500)

=200+2675

18.jpg

一層:

12b25: L1=L2=層高-基礎頂面距接頭距離+上層樓面距接頭距離

=3200-Hn/3+Max(Hn/6,Hc,500)

=3200-900+5=2850

二層:

12b25: L1=L2=層高-本層樓面距接頭距離+上層樓面距接頭距離

=3200-ax(Hn/6,Hc,500)+Max(Hn/6,Hc,500)

=3200-550+550=3200

三層:

12b25: L1=L2=層高-本層樓面距接頭距離+上層樓面距接頭距離

=3200-ax(Hn/6,Hc,500)+Max(Hn/6,Hc,500)

=3200-550+550=3200

19.jpg

頂層:

2b25: L1=層高-本層樓面距接頭距離-梁高+柱頭部分

=3200-Max(Hn/6,Hc,500)-500+Hb-BHC +1.5Lae-(Hb-BHC))

=3200 –550-500+ (500-30)+1.5*35*25-(500-30)

=2620+843

2b25: L2=層高-(本層樓面距接頭距離+本層相鄰縱筋交錯距離) -梁高+柱頭

=3200-(Max(Hn/6,Hc,500+Max(35d,500))-500+Hb-BHC +1.5Lae-(Hb-BHC))

=3200-(550+35*25)-500+(500-30)+1.5*35*25-(500-30)

=1745 +843

20.jpg

柱內側縱筋8b25:

4b25: L1=層高-本層樓面距接頭距離-梁高+柱頭部分

=3200-Max(Hn/6,Hc,500)-500 + Hb-BHC +12d

=3200-550-500 +500-30+12*25

=2620+300

4b25: L2=層高-(本層樓面距接頭距離+本層相鄰縱筋交錯距離) -梁高+柱頭

=3200-(Max(Hn/6,Hc,500) +Max(35d,500))-500 + Hb-BHC +12d

=3200-(550+35*25)-500+(500-30)+12*25

=1745 +300

21.jpg

箍筋計算

B邊 550-2*30+2*8=506

H邊 550-2*30+2*8=506

箍筋根數:

一層:加密區(qū)長度 = Hn/3+Hb+max(柱長邊尺寸,,Hn/6,500)

=(3200-500)/3+500+550=1950

非加密區(qū)長度=Hn- 加密區(qū)長度=(3200-500)-1950=750

N=Round(1950/100)+Round(750/200)+1=25

二層:加密區(qū)長度 =2*max(柱長邊尺寸,,Hn/6,,500) +Hb

=2*550+500=1600

非加密區(qū)長度=Hn- 加密區(qū)長度=(3200-500)-1600=1100

N=Round(1600/100)+Round(1100/200)+1=23

三、四層同二層

總根數:N=2+25+23*3=96根

小結

1,、各種柱鋼筋工程量計算,,首先應該把圖紙讀透,其次根據平法圖集規(guī)定嚴格計算,。

2,、理論聯(lián)系實際,掌握計算柱鋼筋工程量的方法步驟,。

剪力墻的鋼筋

現(xiàn)澆鋼筋 混凝土剪 力墻常用于剪 力墻結構及框加工一般剪力墻結構中,,它除了承受結構自重和樓面活荷載處,還承受由風或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載,。其配筋構造要求如下:

1,、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水平及豎向分布鋼筋的直徑不應小于8mm,間距不應大于300mm,。

2,、厚度大于160mm的剪力墻應配置雙排分布鋼筋網;結構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墻,,當其厚度不大于160mm時,,也宜配置雙排分布鋼筋網。雙排分布鋼筋網應沿墻的兩個側面布置,,且應采用拉筋連系,;拉筋直徑不宜小于6mm,間距不宜大于的600mm,。

3,、剪力墻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2La。同排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接頭之間以及上、下相鄰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接頭之間沿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宜小于500mm,。剪力墻豎向分布鋼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2La。

4,、剪力墻水平分布鋼筋應伸至墻端,,并向內水平彎折10d后截斷(d為水平分布鋼筋直徑)。

當剪力墻端部有翼墻或轉角墻時,,內墻兩測的水平分布鋼筋和外墻內側的水平分布鋼筋應伸至翼墻或轉角墻外邊,,并分別向兩側水平彎折15d后截斷。在轉角墻端處,,外墻外側的水平分布鋼筋應在墻端外角處彎入翼墻,,并與翼墻外側水平分布鋼筋搭接。

帶邊框的剪力墻,,其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宜分別貫穿柱,、梁或錨固在柱、梁內,。

5,、剪力墻墻肢兩端的豎向受力鋼筋不宜少于4A12的鋼筋或2A16的鋼筋;沿該豎向鋼筋方向宜配置直徑不小于6mm,、間距為250mm的拉筋,。

6、剪力墻洞口上,、下兩邊的水平縱向鋼筋截面面積分別不宜小于洞口截斷的水平分布鋼筋總積的1/2,。縱向鋼筋自洞口邊伸入墻內的長度不應小于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剪力墻洞口連梁應沿全長配置箍筋。箍筋直徑不宜小于6mm,,間距不宜大于150mm,。在頂層洞口連梁縱向鋼筋伸入墻內的錨固長度范圍內,應設置相同的箍筋,。門窗洞邊的豎向鋼筋應接受拉鋼筋錨固在頂層連粱高度范圍內,。

7、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筋率不應小于0.2%,。結構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墻,,其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筋率宜適當提高。剪力墻中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鋼筋的配筋率可適當提高。

22.jpg

墻身水平鋼筋(墻端為暗柱):

23.jpg

長度:

墻端為暗柱時:

外側鋼筋連續(xù)通過

外側鋼筋=墻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墻長-保護層+15*D

外側鋼筋不連續(xù)通過

外側鋼筋=墻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墻長-保護層+彎折

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墻身水平筋照設)

墻身水平鋼筋(墻端為端柱)

24.jpg

長度:

墻端為暗柱時:

外側鋼筋連續(xù)通過

外側鋼筋=墻長-保護層

內側鋼筋=墻長-保護層+15*D

外側鋼筋不連續(xù)通過

外側鋼筋=墻長-保護層+0.65Lae

內側鋼筋=墻長-保護層+彎折

根數:層高/間距+1(暗梁,、連梁墻身水平筋照設)

墻身水平筋計算總結:

無論墻身轉角為直角,、丁直角、十字角甚至斜交角,,墻身水平鋼筋的長度計算只區(qū)分墻端為端柱還是暗柱,,總的來說就是墻身端為暗柱時,水平鋼筋算墻長,;墻端為端柱時,,水平鋼筋算凈長+錨固。

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

25.jpg

墻身豎向鋼筋

長度

基礎層,,需要增加插筋,。

中間層=層高+伸入上層的搭接

頂層=凈高+錨固

根數=墻凈長-2*50 /間距+1(墻身豎向鋼筋從暗柱、端柱邊50mm開始布置)

墻身拉筋

長度=墻厚-2*保護層+彎鉤

根數=墻凈面積/拉筋的布置面積

注:墻凈積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連)梁,;拉筋的面筋面積是指其水平方向間距*豎向間距。

暗(端)柱鋼筋:

縱筋

基礎層,,需要輸入插筋(格式同墻向豎向鋼筋)

中間層=層高+伸入上層的長度

頂層=凈高+錨固

如果是端柱,,頂層錨固要區(qū)分邊、中,、角柱,,要區(qū)分外側鋼筋和內側鋼筋。因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錨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箍筋:自由組合

暗梁

暗梁隨墻走,故其鋼筋計算很簡單

縱筋=暗梁凈長+錨固

箍筋

連梁

縱筋

頂層連梁,,長度=洞口寬+左右兩邊錨固

中間層連梁,,長度=洞口寬+左右兩邊錨固

箍筋

頂層連梁,縱筋長度范圍內均布置箍筋

中間層連梁,,洞口范圍內布置箍筋,。

26.jpg

27.jpg

28.jpg

端柱

29.jpg

30.jpg

31.jpg

32.jpg

墻身拉筋

長度=墻厚-保護層+11.9+2*D

N = (墻面積-門洞總面積-暗柱剖面積 - 暗梁面積)/(橫向間距*縱向間距)

33.jpg

34.jpg

35.jpg

剪力墻身表達形式為Qxx(x排),括號內為墻身所配置的水平鋼筋與豎向鋼筋的排數(排數的規(guī)定見平法03G101-1第13頁),。

剪力墻身共有三種鋼筋,,水平鋼筋、豎向鋼筋和拉筋 ,。端柱,、小墻肢的豎向鋼筋構造與框架柱相同,水平鋼筋的計算比較簡單,,拉筋尺寸及根數要依據具體設計來進行計算,。

下面就以一個實例來計算墻的配筋:

36.jpg

說明:

1 .剪力墻Q1,三級抗震,C25砼,保護層為15,,各層樓板厚度均為100

2. Lae, Lle 取值按03G101-1規(guī)定

手工計算結果如下:

37.jpg

基礎部分縱筋: b12

L =基礎內彎折+基礎內高度+搭接長度Lle

= 240+(1200-100)+1.6*Lae

=240+(1200-100)+1.6*35*12

=240+1772

根數:N=排數*[Round(墻凈長-50*2/間距)+1]

=2*[ Round (5200-50*2/200)+1]

=2*27

=54

中間層:

38.jpg

一層:

豎向鋼筋:

L =層高+上面搭接長度 Lle

= 3200+1.6*Lae

=3200+1.6*35*12

=3872

根數: N=排數*[Round(墻凈長-50*2/間距)+1]

=2*[ Round (5200-50*2/200)+1]

=2*27

=54

一層:

39.jpg

水平鋼筋:

L =左端柱長度-保護層+墻凈長+左端柱長度-保護層+2*彎折

= (400-15)+5200+(400-15)+2*15d

=5970+2*15*12

=5970+180+180

根數: N=排數*(墻凈高/間距+1)

=2*[(3200-100)/200+1)]

=2*17

=34

一層:

40.jpg

拉筋:

L =墻厚-2*保護層厚度+2*直徑

= 300-2*15+2*6

=282

根數: N=墻高/間距*墻凈長/間距

=(3200-100)/200*(5200/200)

= 416

二層同一層

頂層:

41.jpg

豎向鋼筋:

L =層高-保護層+(Lae-板厚+保護層)

= 3200-15+(35*12-100+15)

=3185+335

根數同中間層: N=54

水平筋和拉筋同中間層

板的鋼筋

板配筋規(guī)定:鋼筋混凝土板是受彎構件,按其作用分為:底部受力筋 ,、上部負筋,、分布筋幾種。

板的鋼筋:

受力筋 (單向或雙向,,單層或雙層)

支座負筋

分布筋

附加鋼筋 (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鋼筋)

撐腳鋼筋 (雙層鋼筋時支撐上下層)

單向板中鋼筋

42.jpg

板負筋示意圖

43.jpg

板負筋中的分布筋

44.jpg

雙向板配筋構造圖

45.jpg

板角部放射筋示意

46.jpg

洞口附加筋示意

47.jpg

一、受力筋

主要用來承受拉力,。懸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構件的受力鋼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當板為兩端支承的簡支板時,其底部受力鋼筋平行跨度布置,;當板為四周支承并且其長短邊之比值大于2時,,板為單向受力,叫單向板,,其底部受力鋼筋平行短邊方向布置,;當板為四周支承并且其長短邊之比值小于或等 于2時,板為雙向受力,,叫雙向板,,其底部縱橫兩個方向均為受力鋼筋。

1,、板中受力鋼筋的常用直徑:板厚h<100mm時為6~8mmm,;h=100~150mm時為8~12mm;h>150mm時為12~16mm,;采用現(xiàn)澆板時受力鋼筋不應小于6mm,預制板時不應小于4mm,。

2、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一般不小于70mm,,當板厚h≤150mm時間距不宜大于200mm,當h>150mm時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鋼筋一般距墻邊或梁邊50mm開始配置,。

3、單向板和雙向板可采用分離式配筋或彎起式配筋,。分離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

當多跨單向板,、多跨雙向板采用分離式配筋時,跨中下部鋼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負筋向跨內的延伸長度a應覆蓋負彎矩圖并滿足鋼筋錨固的要求,,如圖

48.jpg

連續(xù)板的分離式配筋

4,、簡支板或連續(xù)板跨中下部縱向鋼筋伸至支座的中心線且錨固長度不應小于5d(d為下部鋼筋直徑)。當連續(xù)板內溫度收縮應力較大時,,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宜適當增加,。

對與邊梁整澆的板,支座負彎矩鋼筋的錨固長度應為La,,見圖2-21右側支座負筋

5,、在雙向板的縱橫兩個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鋼筋。承受彎矩較大方向的受力鋼筋,,布置在受力較小鋼筋的外層,。

二、分布鋼筋

它主要用來使作用在板面荷載能均勻地傳遞給受力鋼筋,;抵抗四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在垂直于板跨方向所產生的拉應力,;同時還與受力鋼筋綁扎在一起組合成骨架,防止受力鋼筋在混凝土澆搗時的位移,。

1,、單向板中單位長度上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不宜小于單位寬度上受力鋼筋截面面積15%,且不宜小于該方向板截面面積的0.15%,;分布鋼筋的間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徑不宜小于6mm。

對集中荷載較大的情況,,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應適當增加,,其間距不宜大于200mm。

2,、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xiàn)澆板區(qū)域內,鋼筋間距宜為150~200mm,,并應在板的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

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并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

三、構造鋼筋

為了避免板受力后,,在支座上部出現(xiàn)裂縫,,通常是在這些部們上部配置受拉鋼筋,這種鋼筋稱為負筋,。

1,、對與支承結構整體澆筑或嵌固在承重砌體墻內的現(xiàn)澆混凝土板,,應沿支承周邊配置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于8mm,,痩距不宜大于200mm,,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該構造鋼筋的截面面積:沿受力方向配置時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時可根據實踐經驗適當減少,。

(2)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對嵌固在承重砌體墻內的板不宜小于板短邊跨度的1/7,,在兩邊嵌固于墻內的板角部分不宜小于板短邊跨度的1/4(雙向配置);對周邊與混凝土梁或墻整體澆筑的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計算跨度的1/5(單向板),、1/4(雙向板),,見下圖。

49.jpg

圖現(xiàn)澆板中與梁垂直的構造鋼筋

說明:1—主梁 2—次梁 3—板的收力箍筋

2,、當現(xiàn)澆板的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應沿梁長度方向配置間距不大于200mm且與梁垂直的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于8mm,,且單位長度內的總截面面積不宜小于板中單位長度內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3,。該構造鋼筋伸人板內的長度不宜小于板計算跨度Lo的1/4

3、挑檐轉角處應配置放射性構造鋼筋,,如圖2-23,。鋼筋間距(按L/2處計算)不宜大于200mm;鋼筋埋人長度不應小于挑檐寬度,,即a≥L,。構造鋼筋的直徑與邊跨支座的負彎矩筋相同

50.jpg

四、板上開洞

1,、圓洞或方洞垂直于板跨方向的邊長小于300mm時,,可將板的受力鋼筋繞過洞口,不選自.投標書代寫網 yipai178.com 必加固,。

2,、當300≤D(B)≤1000mm時,應沿洞邊每側配置加強鋼筋,,其面積不小于洞口寬度內被切斷的受力鋼筋面積的1/2,,且不小于2A10,見圖,。

51.jpg

五,、板柱節(jié)點

在板柱節(jié)點處,為提高板的沖切強度,,可配置箍筋或彎起鋼筋,。板的厚度不應小于150mm。

箍筋應配置在柱邊以外不小于1.5h0范圍內,,其間距不應大h0/3,,如下圖,箍筋外形宜為封閉式,。箍筋直徑不應小于6mm,。

彎起鋼筋可由一組或二組組成,如圖2-25b,。其傾斜度應與沖切破壞斜截面相交,,其交點應在柱周邊以外h/2~2/3h的范圍內。彎起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2mm,,且每一方向不應小于3根,。

52.jpg

說明:(a)配置箍筋 (b)配置彎起鋼筋

樓梯的鋼筋

>鋼筋工程量計算

相關工程預算

推薦工程預算

重點欄目推薦

工程預算 裝修預算 預算資訊 工程預算論文
投標書制作.代寫標書 最新 熱門 推薦 tag zt 網站地圖 map

© 2017 標書制作網 yipai178.com 投標書制作代寫,,只為您中標,!京ICP備2021025881號-2

頂 ↑ 底 ↓
投標書制作代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