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來說說基礎構造的構成,!
一、基礎,、地基概念,,與荷載的關系
基礎:是建筑物埋在地面以下的承重構件。它承受上部建筑物傳遞下來的全部荷載,,并將這些荷載連同自重傳給下面的土層,。是建筑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基:基礎下面承受其傳來全部荷載的土層,。地基承受建筑物荷載而產(chǎn)生的應力和應變是隨著土層的深度的增加而減小,,在達到一定的深度以后就可以忽略不計。
在地基中直接承受上部荷載的土層為持力層,。持力層以下叫下臥層,。
地基土具有壓縮、沉降,、抗剪,、滑坡特性,地基承載力計算公式:
二、 地基分類
天然地基:是指天然土層具有足夠承載力,,不需經(jīng)人工改良或加固即可以在上面建造房屋的地基,。
人工地基:經(jīng)過人工加固和處理的土層稱為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常采用的方法:
1、壓實法(重錘,、強夯,、振動壓實)
2、換土法
3,、水泥攪拌法(漿液深層攪拌法,、粉體噴攪法)
4、化學加固法
三,、基礎的埋置深度及其設計要求
1,、基礎的埋置深度
基礎埋深:是指自室外設計地坪至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
淺基礎:基礎埋深不超過5m時,,此類基礎稱為淺基礎,。
深基礎:基礎埋深超過5m時, 此類基礎稱為深基礎,如樁基,、沉箱,、沉井和地下連續(xù)墻等。
基礎埋深應≥500mm,。
基礎的埋深
地基土層對基礎埋深的影響
2.工程地質(zhì)和水文地質(zhì)條件
基礎埋深一般在地下水位以上,。
地下水位高時,基礎埋深在最低地下水位以下200mm,。
地下水位對基礎埋深的影響
3,、凍結深度
冰凍線:地面以下,凍結土與不凍結土的分界線稱為冰凍線,。冰凍線的深度稱為凍結深度。 基礎底面置于冰凍線以下,。
4.相鄰基礎埋深
一般情況下:新基礎應盡量淺于原有基礎,。當新基礎深于原有基礎時,兩基礎間保持一定的距離L,。
四,、基礎的設計要求
1、應具有足夠的承載力和剛度
2,、應具有足夠的選自.投標書代寫網(wǎng) yipai178.com 強度和耐久性
3,、經(jīng)濟方面的要求
五、基礎類型
1 .按構造形式分
可分為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式基礎、樁基礎、箱形基礎等,。
1)獨立基礎
當建筑物上部采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且柱距較大時,基礎常采用方形或矩形的單獨基礎,,這種基礎稱獨立基礎,。
2)條形基礎
基礎為連續(xù)的長條形狀時稱為條形基礎。條形基礎一般用于墻下,,也可用于柱下,。
3)筏式基礎
當上部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低,,條形基礎的底面積占建筑物平面面積較大比例時,,可考慮選用整片的筏板承受建筑物的荷載并傳給地基,這種基礎形似筏子,,稱筏式基礎,。
4)箱形基礎
當建筑物很大,或淺層地質(zhì)情況較差,,基礎需埋深時,,為增加建筑物的整體剛度,不致因地基的局部變形影響上部結構時,,常采用鋼筋砼將基礎四周的墻,、頂板、底板整澆成剛度很大的盒狀基礎,,叫箱形基礎
5)樁基礎
當建筑物荷載較大,,地基的軟弱土層厚度在5m以上,基礎不能埋在軟弱土層內(nèi),,或?qū)浫跬翆舆M行人工處理困難和不經(jīng)濟時,,常采用樁基礎。樁基的種類很多,,最常采用的是鋼筋混凝土樁,,其根據(jù)施工方法不同可分為打入樁,壓入樁,,振入樁及灌入樁等,,見圖。根據(jù)受力性能不同,,又可以分為端承樁和摩擦樁等,,見圖
(1)剛性基礎:(抗壓強度高,抗拉和抗剪強度低)
(2)柔性基礎:(混凝土基礎底部配筋)
- 上一篇:建筑工程建筑師經(jīng)驗總結
- 下一篇:房屋各部分層高的確定得考慮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