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高層建筑結構體系
1、框架結構
特點:框架梁與柱為“剛節(jié)點”,。
優(yōu)點 :承載力高,、自重輕、整體性和抗震性好,。在建筑上的最大優(yōu)點是建筑平面布置靈活,,可以獲得較大的使用空間。
缺點: 抗側(cè)移剛度小,,水平側(cè)移較大,,建造高度限。
適用范圍:5~15層,,多,、高層住宅、飯店,、辦公樓及其它公共建筑均可,。
構件截面尺寸
框架梁尺寸:
框架柱截面的高度與寬度比:
框架柱截面的寬度 b≥300mm(對于高層建筑結構柱b≥350mm)
框架柱截面面積確定方法:
2、剪力墻結構
特點:抗側(cè)剛度大,,整體性好,,抗震性能優(yōu)越。墻體間距小,,平面布置不靈活,,自重大。
適用范圍:10~30層高層公寓式住宅,、旅館,。
非地震區(qū)不得高于150m,地震區(qū)不得高于100m,。
小間距橫墻承重方案
橫墻間距為2.7~4m,,一般在3.0~3.6m,墻體間距密,,結構所占面積大(8%~10%),,自重大;但可以采用預制樓板,,采用現(xiàn)澆樓板時板厚也較小,。
大間距橫墻承重方案
橫墻間距為5~8m,,墻體間距較大,結構所占面積在7%以內(nèi),,自重較輕,;但樓蓋通常要設梁,不設梁時樓板厚度較大,。
墻肢的最大寬度
墻肢寬度不宜大于8m,,超過時容易產(chǎn)生剪切破壞。如有過大墻肢,,可用施工洞口劃分為兩個單獨墻肢,。
墻肢的最小寬度
墻肢寬度不應小于3bw(bw為墻厚),也不小于500mm,。
墻肢最小厚度
墻肢厚度不應小于140mm,,也不應小于層高的1/25。
3,、框架—剪力墻結構
可適用于建造較高的且要求提供較大使用空間的各類房屋建筑,。如辦公樓、商業(yè)大廈,、飯店,、辦公大樓、電訊大樓等,。一般10~25層,高度不超過120m,。
剪力墻布置的合理數(shù)量
剪力墻過少——未能充分發(fā)揮剪力墻抵抗水平荷載的能力,;側(cè)移大;抗震性能差,。
剪力墻過多——影響建筑物空間的利用,;增加建筑物的重量及剛度,使地震作用增大,;框架的作用得不到應有的發(fā)揮,,影響結構的經(jīng)濟性。
確定剪力墻數(shù)量的原則:使結構的樓層層間位移滿足《高規(guī)》要求
(Aw+Ac)/Af及Aw/Af值大約在表6-1的范圍內(nèi),。
Aw,、Ac、Af分別為剪力墻,、柱子,、底層樓面面積。
兩個方向剪力墻的數(shù)量宜相近,。
剪力墻布置的原則
框架—剪力墻結構應設計為雙向抗側(cè)力體系,;
剪力墻應沿兩個主軸方向布置,并按照“均勻、對稱,、分散,、周邊”的原則來布置,使剛度中心盡可能于質(zhì)量中心接近,,減輕扭轉(zhuǎn)作用,。
剪力墻適宜布置的位置是:電梯間、樓梯間,;橫向剪力墻宜布置在接近房屋的端部但又不在建筑物近端,;建筑平面復雜部位;豎向荷載較大部位,。
不適宜布置剪力墻的位置是:縫的兩側(cè),;建筑物的盡端;縱向剪力墻的端開間,。
縱橫兩向的選自.投標書代寫網(wǎng) yipai178.com 剪力墻宜相互交聯(lián),,布置成T形、L形,、口形等形狀,。
剪力墻宜貫通建筑物全高。
- 上一篇:住宅建筑鋼筋混凝土造價表
- 下一篇:建筑施工工藝做法